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精细化空间分析中的最优插值方法研究
【6h】

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精细化空间分析中的最优插值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降水空间插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分类

1.2.1局部插值法

1.2.2整体插值法

1.2.3混合插值法

1.3章节安排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方法与数据

2.1前言

2.2空间插值方法

2.2.1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2.2.2克里格插值法

2.2.3双谐样条插值法

2.2.4 Barnes客观分析法

2.2.5 Delaunay三角线性内插法

2.2.6双线性内插方法

2.3交叉验证统计指标

2.4缺测序列气候平均的插补方法

2.5资料说明

2.5.1 CRU资料简介

2.5.2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

2.5.3中国地面日值数据集(1951-2009年)

2.5.4中国逐日格点降水量实时分析系统(1.0版)数据集

第三章:五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

3.1空间内插后10年总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统计特征

3.2 5种方法插值结果反插到原始台站后的对比分析

3.3不同内插方法的插值结果与673个台站观测资料的比较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气候背景场的分解-组合方法的研究

4.1日降水空间分析方法

4.2降水观测数据及空间分析方法

4.3日降水空间分析结果检验

4.3.1三种空间分析方法对站点的分析结果比较

4.3.2区域降水格点场分析结果比较

4.3.3强降水分析结果比较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西南地区日降水个例的空间插值方法检验

5.1个例选取

5.2资料与方法

5.3两次降水个例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高原地形十分复杂,又属于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局地性、离散性和复杂性十分明显,在研究西南地区精细化降水过程中,寻找适合该地区的最优化空间插值方法,把离散的气象台站降水资料格点化,是解决西南地区精细化降水问题的关键。 首先利用中国区域内673个基本、基准站1990-1999年完整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反距离平均法、克里格插值法、双谐样条插值法、三角化线性插值法及Barnes客观分析法等5种内插方法的空间插值能力。结论是5种内插方法均可以描述出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形态,但观测数据的疏密程度对于各种插值方法的结果影响很大,双谐线条插值法及Barnes客观分析方法在站点密集区域和站点稀疏区域都能对降水场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表现。 引入分解一组合方法,把日降水量分解为“气候平均+距平”,利用双谐样条插值法分析“气候平均”部分,Barnes客观分析方法分析“距平”部分,再将两部分结果相乘得到最终结果。本文使用双谐样条插值法、Barnes客观分析法及分解一组合方法分析了2004年8月13日台风“云娜”登陆当天的局地日降水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Barnes客观分析法会低估站点密度低值区的强降水;双谐样条插值方法则因过于平滑,严重低估了强降水特征;而分解一组合方法由于利用气候背景场方式削弱了高程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在整体上取得较好的降水空间分析效果的同时,更能充分反映强降水特征,即使在站点密度较低的区域,也能对强降水给予充分的估计。 最后利用西南区域144站日降水资料,用分解一组合方法分析了2008年6月14日及6月25日的两次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经过与中国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逐日格点降水量实时分析系统的产品进行比对,可以看出分解-组合方法对于西南地区东部测站密集区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对于站点稀疏、下垫面更加复杂的西部地区,计算出的空间分布效果与实际降水仍有一定的误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