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ZH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中盈余管理问题探究
【6h】

ZH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中盈余管理问题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研究

1.2.2 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研究

1.2.3 利用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2.2 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中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分析

2.2.1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2.2.2 融资租赁业务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2.2.3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引入

2.2.4 关联方之间融资租赁业务

3 ZH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中盈余管理分析

3.1 ZH 公司背景

3.2 盈余管理的初步识别

3.3 ZH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3.3.1 薪酬契约动机

3.3.2 债务契约动机

3.4 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3.4.1 售后回租融资租赁模式下的盈余管理

3.4.2 售后回租经营租赁模式下的盈余管理

3.4.3 关联方交易下的盈余管理

4 ZH公司盈余管理的效果及评价

4.1 ZH公司盈余管理的效果

4.1.1 对当期利润的效果

4.1.2 对财务状况的效果

4.2 ZH公司盈余管理的评价

5 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和监管措施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2 建立科学的管理层薪酬政策和业绩评估机制

5.3 规范融资租赁的信息披露

5.4 加强关联方间融资租赁业务的监管

5.5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5.6 加快推进经营租赁表内化的进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会计界对于盈余管理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隐蔽性也日益加强,这便给外部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合理的盈余管理固然可以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企业经营业绩良好的积极信号。但是一些企业出于美化当期利润采用的过度盈余管理,甚至是利润操纵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的利益,同时还会阻碍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有助于企业缓解一次性购置资产的资金压力,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保留有限的银行信贷额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在频繁使用的同时融资租赁中盈余管理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盈余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现行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中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接着利用案例分析法以ZH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ZH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初步识别,从ZH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对融资租赁业务中使用的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对上述盈余管理手段对ZH公司当期利润和日后财务状况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ZH公司融资租赁中存在一些过度盈余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现行租赁准则的漏洞对租赁合同进行精心的设计,将售后回租业务认定为经营租赁,同时利用关联方交易高估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获取高额的转让收益,以及关联方下期满租赁资产的处置问题等,针对过度盈余管理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从自身治理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对融资租赁中的过度盈余管理提出建议。本文基于融资租赁中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为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修改租赁准则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和警示作用,规范融资租赁业务的披露形式和披露内容,促进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继而发挥其对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动周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