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
【6h】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晋察冀边区概况及对其主要社会问题的界定

2.1 晋察冀边区概况

2.2 对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主要社会问题的界定

第三章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3.1 妇女问题

3.2 汉奸问题

3.3 烟毒问题

第四章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治理主要社会问题的历史经验

4.1 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使社会问题的治理有法可依

4.2 明确职责,规定部门职责,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切实有效

4.3 动员群众,扩大宣传教育,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开展顺利

4.4 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使社会问题的治理为民服务

4.5 预防极端,及时纠正偏差,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合理有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的建设,不仅包括武装斗争问题,还包括社会改造问题。对社会问题的治理无疑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晋察冀地区地形复杂不一,北岳区主要是险要的山地,冀东区则为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区。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晋察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极不平衡的。政治上有的地区已建立了党的组织,有的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某些落后地区仍保留着某些古代制度。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晋察冀边区经过了不断的斗争逐渐形成,同时开始了对社会问题的治理工作。
  历史上,妇女一直处于被歧视、受压迫的地位,男女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晋察冀边区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将解放妇女、保障妇女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相关选举法规中明确了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保障了妇女的参政权。动员妇女参与劳动,使妇女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保障了婚姻自由,确定了妇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在教育方针上,鼓励女子入学并采取了灵活的方法,使女童的入学率提高,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针对妇女的健康状况,边区组织了妇婴训练班,给予女工特殊照顾,将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作为重要内容。
  晋察冀边区自成立起,便成为日本侵略者企图破坏与消灭的目标。日寇不仅对边区进行残酷的扫荡,还派遣了大批汉奸潜入根据地进行活动。针对汉奸问题,晋察冀边区制定与颁布了锄奸法规与政策,建立了锄奸机构,形成了严密的锄奸网络。严厉镇压罪大恶极的汉奸,剥夺其政治权利、没收其财产。且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群众普遍参与军民誓约活动,提高民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同时注重在锄奸工作中保障人权,使汉奸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烟毒问题是近代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烟毒泛滥,不仅危害吸食者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其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麻痹人民的抗战热情、缓解军费上的紧张,对中国实行毒化政策。边区地处华北敌后,深受毒化政策的影响。边区颁布了禁烟禁毒的法规,设置了负责禁烟禁毒的机构,打击走私贩毒者,对吸毒者进行戒毒与教育工作,保障了边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毒化阴谋。
  从晋察冀边区治理社会问题的举措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经验有: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使社会问题的治理有法可依;明确职责,规定部门职责,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切实有效;动员群众,扩大宣传教育,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开展顺利;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使社会问题的治理为民服务;预防极端,及时纠正偏差,使社会问题的治理合理有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