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具有高降粘活性的生产木质纤维素乙醇的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开发
【6h】

具有高降粘活性的生产木质纤维素乙醇的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木质纤维素乙醇概述

1.1.1 木质纤维素

1.1.2 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概述

1.2 纤维素酶概述

1.2.1 纤维素酶来源

1.2.2 内切葡聚糖酶

1.2.3 β-葡萄糖苷酶

1.2.4 外切葡聚糖酶

1.2.5 纤维素酶系的协同作用

1.2.6 纤维素酶解影响因素

1.3 酿酒酵母概述

1.3.1 酿酒酵母简介

1.3.2 酿酒酵母的遗传转化

1.4 纤维素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研究进展

1.4.1 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影响因素

1.4.2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1.4.3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1.4.4 多种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质粒和菌株

2.1.2主要实验仪器

2.1.3主要试剂

2.1.4培养基

2.1.5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微生物培养

2.2.2 碱法小量提取大肠杆菌质粒

2.2.3酿酒酵母染色体快速分离提取

2.2.4酿酒酵母转化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PCR反应

2.2.7 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2.2.8β-葡萄糖苷酶酶活测定

2.2.9 粘度测定

2.2.10木质纤维素预处理

2.2.11 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测定

2.2.12. 发酵实验

2.2.13 HPLC测定发酵液组分

第三章 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工业酿酒酵母的研究

3.1 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基因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3.1.1转化和筛选

3.1.2生长曲线的测定

3.1.3内切酶酶活及酶活稳定性的测定

3.1.4蛋白电泳

3.1.5 工业菌株降解羧甲基纤维素的评价

3.2工业菌株利用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物的发酵产醇评价

3.2.1木质纤维素预处理

3.2.2 纤维素酶的酶活测定

3.2.3工业菌株利用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物的发酵产醇评价

3.2.4工业菌株利用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物的降粘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双基因工业酿酒酵母的研究

4.1 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和 β-葡萄糖苷酶双基因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构建

4.1.1以Angle α为出发菌株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双基因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构建

4.1.2以Angle BG3为出发菌株整合纤维素内切酶基因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构建

4.2 重组菌株的评价

4.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4.2.2 内切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4.2.3β-葡萄糖苷酶酶活曲线的测定

4.2.4 利用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的发酵产醇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纤维素是最具有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品之一,可通过降解生成还原糖,进而用于发酵生产生物燃料或其它化学试剂。木质纤维素,如玉米芯和甘蔗渣由于具有造价低廉、资源丰富、可再生等优点,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工业应用。然而传统的产醇菌株酿酒酵母,特别是酿酒酵母工业菌株,并不能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进行发酵生产乙醇。通过构建表达纤维素酶基因的酿酒酵母工业菌株进行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研究通过δ-整合得到分别表达两种来源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酿酒酵母工业菌株A129、T1、T2、T3和T4,可快速降解CMC。与出发菌株相比重组菌株的乙醇产量得到了提升。利用预处理的玉米芯发酵,添加10 FPU/g IJT纤维素酶和5 U/g NS50010条件下,A129在144 h的乙醇产量达到3.60 g/100 g,得率为85.7%,而出发菌株Angleα得率为81.7%。在添加20 FPU/g IJT纤维素酶和10 U/g NS50010条件下利用预处理的甘蔗渣发酵的乙醇得率为77.1%,出发菌株Angleα得率为71.7%。综上,构建的重组菌株表达了内切葡聚糖酶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可助于生物乙醇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整合内切葡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基因至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染色体上,最终得到阳性转化子Angle BE1,Angle BE2,Angle BE3和Angle BE4,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时,β-葡聚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可达到0.46 U/ml,0.33 U/ml,0.66 U/ml和0.64 U/ml;培养120 h时,内切葡聚糖酶的活性均可达到24 U/ml。Angle BE3利用酸碱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的能力最强,利用预处理甘蔗渣发酵时,添加20 FPU/g纤维素酶产生乙醇3.52g/100g;添加10 FPU/g IJT纤维素酶时,Angle BE3生成乙醇3.42 g/100g。当利用酸碱预处理的玉米芯发酵时,添加10 FPU/g纤维素酶时产生乙醇3.57g/100g;添加5 FPU/g IJT纤维素酶时生成乙醇分别是2.86 g/100g。重组菌株生产纤维素乙醇的能力得到提升,降低了生物乙醇工业生产中商业纤维素酶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