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我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
【6h】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我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行为金融学作为上个世纪后期崭露头角的新兴学科,在本世纪初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2007年全球“非理性繁荣”泡沫烟消云散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的传递深刻影响着世界。正如行为金融学家舍弗林所说:“次贷危机从本源上说是根本性的心理问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泡沫”。
   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他们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当出现认知偏差时,从众倾向使得他们积聚成一个有着相当分量的集合,这个集合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引发市场产生质的变化--加速、反转、震荡。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和金融机构重视行为金融理论的运用。奥巴马的“行为科学梦幻智囊团”帮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尽可能的诱导理性行为”和“轻推一把”,这旨在不剥夺民众抉择自由的前提下,刺激其改变行为方式,使之朝向利人利己的理性方向。
   而在我国,行为金融更是有着适合其发荣滋长的“土壤”。我国的金融市场中的证券市场从上个世纪后十年开始建立,直到本世纪头十年日渐成熟,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这绝对值得我们骄傲。但是,尤其在近十年中,市场震荡开始加剧,指数上蹿下跳,并且和全球走势不太同步,投资者盈亏的“二八比例”有逐渐向“一九”甚至更低的比例发展的倾向。投资者越来越感觉到在市场中不亏钱都很难。这一方面有证券市场内在制度缺陷的原因,此外,市场上非理性的行为更是助长了这种现象。而解释这种非理性行为及其导致的金融异象正是行为金融学发展起来的基础。
   因此,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置身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认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和非理性投资策略,找出自身操作的缺陷,重塑操作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