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平衡性肌力训练法与神经发育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对比观察
【6h】

平衡性肌力训练法与神经发育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对比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思路及流程(技术路线)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及分组

3.2实验仪器与设备

3.3研究方法

3.4数据分析

4.研究结果

4.1踝关节等长肌力

4.2 小腿肌肉厚度

4.3 GMFM得分

4.4步行能力

5.讨论

5.1平衡性肌力训练

5.2平衡性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功能影响

5.3 平衡性肌力训练与“核心稳定性”理论

6.结论和研究局限

6.1 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平衡性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与普通神经发育疗法做对比,为今后脑瘫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和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例。实验组为平衡性肌力训练组,对照组为普通神经发育疗法训练组。两组患儿训练量均为每次50-60分钟,每周5次,连续12周。12周前后通过采用等长测肌力椅测定踝关节等长肌力、便携式彩色数字 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胫骨前肌肌腹和腓肠肌内侧头厚度;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分(GMFM)评估运动功能;通过二维摄影,记录步行时的运动学参数,主要包括步速、跨步长、支撑时相和矢状面关节活动度;动力学参数主要为地面反作用力,通过 Kislter三维测力台采集。然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
  12周后,实验组患儿踝背屈肌力(P<0.05)、胫骨前肌厚度(P<0.05)、优势侧跨步长(劣势侧为支撑腿)(P<0.01)、劣势侧支撑时间(P<0.01)、矢状面踝关节活动范围(P<0.05)均较12周前有显著性改善;1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矢状面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P<0.01;P<0.05)、髋关节活动范围(P<0.05)较12周前有显著性改善;1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髋关节迈步相最大屈曲角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12周后两组患儿GMFM得分均较12周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患儿动态足底压力曲线形态各异,无规律可循。
  研究结论:
  1.平衡性肌力训练组患儿踝背屈肌力和胫前肌厚度改善明显,踝跖屈肌力的增长优于普通神经发育疗法训练组,表明平衡性肌力训练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肌肉力量,对踝跖屈肌力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2.平衡性肌力训练组患儿劣势侧支撑期明显延长,优势侧跨步长增加,表明通过给患儿双下肢不均衡负重来提高劣势侧的支撑能力和优势侧的屈曲能力,可能有益于减轻患儿的双侧差异性;
  3.平衡性肌力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效果与普通神经发育疗法相当;
  4.平衡性肌力训练组患儿步行时矢状面的踝关节活动范围,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以及髋关节活动范围有效改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改善优于普通神经发育疗法训练组,表明平衡性肌力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时矢状面的关节活动度存在一定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