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及预防研究
【6h】

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及预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类型、特点及危害

(一)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类型

1.自我暴力

2.学生之间的暴力

3.学生对教师的暴力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

1.原因具有偶然性

2.主体具有团体性

3.手段具有残忍性

4.结果具有严重性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

1.严重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滋生家庭的内部矛盾,降低家庭的幸福指数

3.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安全隐患

4.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甚至引发极端论战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欠缺

1.学校的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2.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

3.校园文化缺乏切合实际的有效创新

(二)家庭教育失误

1.家长关系不融洽

2.亲子关系不和谐

3.家长的教育素质较低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相关法律不完善,中学生犯罪成本低

2.网络不良信息泛滥,错误价值观念混淆视听

3.影视文化欠缺管理,娱乐场所乱象横生

(四)中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认知水平低

2.法制观念淡薄

3.朋辈群体的影响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措施

(一)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制定合理奖惩措施,完善校园日常管理

2.优化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关注非正式群体,消解朋辈群体的负面影响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二)强化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2.积极参与家长培训活动,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3.家校联系经常化,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三)完善法律法规,净化社会环境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中学生犯罪成本

2.联合教育部门与司法部门,落实犯罪必惩原则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4.重视影视文化管理,依法整治娱乐场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并且从普通的小吵小闹演变为故意伤害、凶杀案件,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容忽视。从行为的主体划分,中学校园暴力分为自我暴力、学生之间的暴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以及他人对师生的暴力等四种,并且具团体性、偶然性、残忍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严重危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扰乱了学校教学秩序,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了家庭的内部和谐,甚至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引起极端论战。这是作为教育者必须直视的问题,只有把握其原因,形成整治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合力,才能有效制止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带来的危害。
  通过对近年来热点中学生暴力事件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是“先天教育不良”和“后天教育失调”的产物。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家长的教育素质低下,营造了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导致青少年形成了“攻击性人格”。在后天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奖惩制度以及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不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领导力不足、校园文化缺乏创新等,这些学校教育的缺陷助长了部分学生身上的戾气。在社会层面,相关法律不完善、网络不良信息泛滥、影视文化欠缺管理、娱乐场所乱象横生等因素,使暴力文化盛行,这是中学生产生暴力行为的导火索。
  所以,在处理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应该只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本身,还要形成整治校园暴力的合力。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力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提高家庭教育职能和教育质量。在社会层面,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联合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监管、依法整治娱乐场所等。唯有如此,才能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