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毛泽东诗词英译——以威利斯·巴恩斯顿译本为例
【6h】

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毛泽东诗词英译——以威利斯·巴恩斯顿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Method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and His Poems

2.2 Translation of Mao Zedong’s Poems

2.3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o Zedong’s Poems

2.4 Susan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Relevant Stud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 Framework

3.1“Cultural Turn”in Translation Studies

3.2 Susan Bassen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Poems of Mao Zedong in 2008 Translated by Willis Barnstone

4.1 Language and Culture

4.2 Types of Translation

4.3 Decoding and Recoding

4.4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4.5 Loss and Gai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4.6 Translation of Untranslatability

4.7 Creativity of Translator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

5.2 Limitation

5.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Study

致谢

参考文献

Appendix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诞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这期间历代诗人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极大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近代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中国的优秀诗歌,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关注,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1972年,威利斯·巴恩斯顿与同事郭清波合作翻译的《毛泽东诗词》出版,颇受英语读者欢迎。2008年,巴恩斯顿独自翻译的《毛泽东诗词》面世,同样在英语国家热销。巴恩斯顿执着研究毛泽东诗词30多年,可见毛泽东诗词的不朽魅力。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语言自然简洁,是毛泽东人生和革命经历的精华,深受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喜爱。
  毛泽东诗词融合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点,大量借用历史典故,艺术性、思想性及文化性突出;同时又与时代结合,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翻译毛泽东诗词,既要克服一般诗歌翻译的难点,又要充分尊重原作的状态,准确传达诗词中隐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信息,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论文以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用文献综述、描述性翻译研究和比较的方法,从语言与文化、翻译类型、翻译的得失、解码与编码、对等、不可译性和译者的创造性等七个方面对巴恩斯顿2008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译本进行研究,针对译本中隐含的翻译策略及翻译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巴恩斯顿在其译本中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有时将归化与异化策略结合使用,偶尔单独使用异化策略;源文本中诗词的字面意义大部分被译入译文中;译者发挥其创造性,使诗词形式及诗词中的意象在译本得中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并以语内翻译的形式补充源文本诗词中部分文字及意象的文化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