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P模式下政府行为研究——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旅游项目为例
【6h】

PPP模式下政府行为研究——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旅游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PPP原理及政府行为理论

2.1 PPP模式基本原理

2.1.1 PPP模式的内涵

2.1.2 PPP模式的优势

2.1.3 PPP模式的类型

2.2 政府行为基本理论

2.2.1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2.2.2 PPP模式下的政府行为

2.3 我国PPP模式下的政府行为方式

2.3.1 政府法律行为方式

2.3.2 政府对PPP项目的监管方式

第3章 项目背景及存在问题

3.1 项目背景

3.2 项目概况

3.2.1 项目建设情况

3.2.2 项目运营情况

3.2.3 项目监管情况

3.3 存在的问题

3.3.1 前期论证不足

3.3.2 市场化程度不足

3.3.3 监管的能力不足

3.3.4 SPV设置不完善

3.3.5 政府过度干预

第4章 原因分析

4.1 PPP模式政府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完善

4.2 政府缺乏专业人才及项目实施经验

4.3 项目本身风险收益比低

4.4 PPP项目资产专用性较强

第5章 完善PPP模式下政府行为的对策

5.1 宏观方面

5.1.1 从政策推动走向制度、法制建设

5.1.2 规范PPP项目的运作框架

5.1.3 建立独立的PPP监管机构

5.1.4 完善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

5.2 微观方面

5.2.1 搭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5.2.2 政府对自身准确定位

5.2.3 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基础设施的投资占GDP的比率在不断地上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PPP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者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本文阐述了几个基本概念,包括PPP模式的原理,从金融和政策的角度解读PPP模式的内在运作原理和存在意义,以及PPP模式之所以被大规模用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原因。基于政府融资能力和购买力评价的因素,讨论了PPP模式在运用中的实际优势即:扩大社会资本财务责任、对于预算的把控更加方便、更强的客户导向性和风险转移等特点。这些都是对政府十分重要的,也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运转。政府在PPP模式中一直是主导地位,所以政府的相关政策理论研究在本文中也稍作讨论。
  其次,笔者结合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旅游PPP项目和我国目前其他PPP项目从项目建设运营情况、PPP模式的应用情况及政府监管现状出发,结合理论研究通过实践和访谈发现了问题。这其中包括我国PPP项目的前期论证不足、市场化程度不足、监管能力不足、SPV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最后,笔者通过个人的工作学习经验对上述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张法律先行、制度先行,建立符合我国情况的PPP项目专业法案;规范PPP项目的运作框架;建立独立的PPP监管机构;完善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等。从微观方面加强项目审批、审计监管、财务监管;弱化政府干预;加强人才引进、规范PPP模式的运营流程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