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6h】

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健身气功的概念阐述

2.2.2 健身气功的健身功效研究

2.2.3 健身气功推广研究

2.2.4 健身气功站点的发展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习练者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4.1.1 基本状况

4.1.2 练习动机

4.1.3 练功状况

4.1.4 消费状况的结构分析

4.1.5 培训状况的结构分析

4.1.6 比赛经历的结构分析

4.1.7 组织各项活动的状况分析

4.1.8 习练者对站点指导员的相关评价分析

4.1.9 练功过程中的问题及需求

4.2 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对策

4.2.1 练功场地的改善对策

4.2.2 习练人群性别、民族结构均衡对策

4.2.3 培养高校健身气功人才对策

4.2.4 健身气功走进中小学的发展对策

4.2.5 健身气功站点与医院的合作

4.2.7 优化指导员队伍

4.2.8 新功法的整理与创编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健身气功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以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为目的的科学锻炼方法。根据当代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整理并吸取传统气功功法的有益成分,创编了简单易学而又健康科学的健身气功功法。自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各省市都在做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工作,乌鲁木齐市也做出了积极响应,鼓励注册健身气功站点,正面引导群众科学习练健身气功。虽然该项工作得到了重视和支持,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有利于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的习练者(基本状况、练习动机、练功状况、表演比赛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⑴乌鲁木齐市健身气功站点中,中老年习练者人数最多;
  ⑵女性习练者明显多于男性;
  ⑶各民族习练者比例结构不均衡;
  ⑷练习动机以运动量适中、对场地要求不高以及增加社交机会占多数;
  ⑸绝大多数习练者选择早上练习健身气功,每次练习60-120分钟、每周练习3-4次的习练者最多;
  ⑹练功场地以室外的街道社区场地和公园为主;
  ⑺通过朋友间相互学习的方式练习健身气功的习练者排首位;
  ⑻练习健身气功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动作不正确;
  ⑼多数习练者有参加比赛和演出的意愿。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可持续发展策略:
  ⑴使健身气功运动走进高校、中小学,为健身气功的科学推广发展年轻的后备力量;
  ⑵采用讲座等方式使男性群众充分认识健身气功的价值,参与练习;
  ⑶吸引少数民族群众对健身气功的关注度并参与锻炼,达到有各民族参与习练的均衡发展状态;
  ⑷改善练功场所,以满足因天气的变化而需要室内场地的要求;
  ⑸举办高质量的指导员培训班,增强指导员业务能力;
  ⑹以评选标准或带队比赛获得名次的方式为指导员颁发奖金来提高其教学积极性;
  ⑺利用各传播媒介增加民众对健身气功的熟知度;
  ⑻举办比赛、表演活动,进一步提高健身气功习练者的锻炼积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