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与贷款损失准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
【6h】

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与贷款损失准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贷款损失准备的价值相关性

2.3 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平滑动机

2.4 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管理动机

2.5 贷款损失准备的经济后果

3.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

3.2 理论基础

4.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样本与数据

4.3 变量定义

4.4 模型设定

5.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4 进一步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对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从银行财务报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平均达到50%,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将近80%。因此,贷款的质量直接关系银行利润的实现和风险的承担。为了反映商业银行贷款的预期损失,增强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我国建立了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在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受到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的影响。一方面,会计准则将贷款损失准备视为资产减值的一部分,用以反映真实的贷款价值;另一方面,监管规则将贷款损失准备视为抵御贷款预期损失的拨备。虽然二者对贷款损失准备的性质认识不同,但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上,都准许管理层运用判断。此外,贷款损失准备是利润表中最大的应计项目,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和资本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出于机会主义动机,管理层可能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资本管理和信号传递。
  因此,本文从盈余平滑、资本管理和信号传递三个角度探讨商业银行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在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以及是否会受到我国近期银行监管制度变化的影响。
  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检验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管理层存在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和资本管理的动机,不存在信号传递的动机。此外,管理层盈余平滑和资本管理的动机均会受到银行性质的影响,与非上市银行相比,上市银行存在更为强烈的盈余平滑动机和资本管理动机。由于资本管理与监管制度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本文还探讨了近期监管制度变化对银行资本管理动机的影响,发现新制度实施后,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行为更加明显,并且在非上市银行中更为突出。在盈余平滑与资本管理动机的关系方面,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余平滑动机,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那么其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盈余的动机相对较弱。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协调会计与监管差异,降低商业银行的制度执行成本;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贷款损失准备的信息披露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