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及其干预策略
【6h】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及其干预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步骤

2.有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的MMPI比较分析(研究一)

2.1 对象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二)

3.1 对象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与人际关系归因的关系(研究三)

4.1 对象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冥想减压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干预实验(研究四)

5.1 对象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自杀与自杀意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某综合大学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调查,了解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人际关系归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对一例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冥想疗法干预,研究该疗法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和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影响作用。
   方法:
   研究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调查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有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的人格因素差异;其次探讨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并考察幸福感在自杀意念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第三探讨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人际关系归因的关系;最后通过冥想疗法对大学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如下:
   研究一,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一综合性大学2009届大一新生789名,收回有效问卷750份。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明尼苏达多项人格因素测定量表(MMPI-2)进行调查。了解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比较有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的人格因素差异。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750名大学新生完成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幸福感量表(GHQ)。研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探讨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三,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一综合性大学2009届大一新生789名,收回有效问卷645份。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研究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及人际关系归因的总体情况,探讨自杀意念与人际关系归因之间的关系。
   研究四,对12名大学生进行冥想减压团体辅导干预。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幸福感量表(GH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前后测,比较干预前后分数变化,探讨冥想疗法是否对自杀意念以及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产生影响。
   结果:
   1.研究一发现,①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②12名有自杀意念大学新生中有9人个性偏离正常(T≥60);2人呈明显病态心理(T≥70)。12名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中有4人个性偏离正常,1人呈明显病态心理。③有自杀意念大学新生Pa、Pt、Sc、Ma和Si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④与中国常模相比,有自杀意念男大学新生F和Mf分值明显升高,Si分值明显降低;女大学新生F和Pa分均值明显升高,Mf和Si分均值明显降低。
   2.研究二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P<0.01);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08,-0.470,P<0.01),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和自杀意念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8%。
   3.研究三发现,①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1%。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总体方面及成功和失败方面均倾向于作内归因。②有自杀意念大学新生较无自杀意念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倾向于作外归因;在成功方面归因于运气,而在失败方面归因于背景和运气。③自杀意念与人际关系归因总分、外归因有显著正相关。在成功方面,与总分及背景、运气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努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失败方面,与总分及背景、运气、能力得分呈正相关。④人际失败时归因于外控背景、人际成功归因总分、人际成功时归因于内控能力三个变量对自杀意念均有正面影响。
   4.研究四发现,冥想疗法对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对自杀意念影响不明显。
   结论:
   1.有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较无自杀意念者存在明显偏差,值得予以关注。
   2.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3.不同的人际关系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人际关系的归因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4.冥想疗法对提高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自杀及自杀意念存在于大学生之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对减少大学生的自杀死亡率,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