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MS框架下滇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6h】

GMS框架下滇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1.2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论文主要内容

1.2.2论文研究的方法

1.2.3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理论

2.1GMS相关论述

2.1.1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

2.1.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由来与进展

2.1.3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义

2.1.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2.1.5 GMS概述

2.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1生产要素—互通有无的根本

2.2.2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

2.2.3相关或支持性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

2.2.4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最后的三角习题

2.2.5机会角色—可遇不可求

2.2.6政府角色—干预与放任的平衡

2.3比较优势理论

2.3.1比较优势原理

2.3.2比较优势原理和“钻石理论”的关系

2.4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4.1产业结构的基本含义

2.4.2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5有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

2.5.1民族地区经济的经济限性

2.5.2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综述

3.1思茅市

3.1.1传统产业

3.1.2新兴产业

3.2西双版纳州

3.2.1传统产业

3.2.2新兴产业

3.3临沧市

3.3.1传统产业

3.3.2新兴产业

3.4综合分析

第四章国内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综述

4.1广西地区

4.1.1资源情况

4.1.2产业情况

4.1.3外贸发展情况

4.1.4工业化政策

4.1.5产业结构调整

4.2丽江地区

4.3红河地区

4.4文山州

4.5德宏州

4.6综合比较分析

第五章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分析

5.1越南、柬埔寨、老挝及缅甸产业结构分析

5.1.1越南

5.1.2柬埔寨

5.1.3老挝

5.1.4缅甸

5.2泰国产业结构分析

5.3综合比较分析

第六章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路径选择、方式与政策支撑

6.1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

6.2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6.2.1糖、茶、林产业继续作为优势产业加以大力发展

6.2.2大力发展电力产业

6.2.3大力发展机电产业

6.2.4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6.3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

6.4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撑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是国家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兴起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边疆省,北通巴蜀,西依康藏,东接黔贵,南连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与泰国邻近,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有20个国家级、省级口岸和众多的出境通道,地域优势明显。滇西南地处湄公河流域上游,该流域包括中国云南以及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范围,是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圈。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连接东盟各国,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放,对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而且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脱贫致富、保持边疆安定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在交通、通讯、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禁毒等领域进行了合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主要流经了中甸、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景洪、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论文主要研究思茅、西双版纳和临沧的产业结构现状,而选择比较的样本对象为:以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丽江、边贸产业发展较快的德宏和红河、依靠地方土特产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的文山和欲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的广西等。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滇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为基础,一方面借鉴上述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另一方面依靠该地区所拥有的周边和省内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条件,对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与方式做出基本的界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