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合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6h】

复合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概述

1.1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及形成机制

1.1.1湖泊富营养化的概念

1.1.2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

1.1.3湖泊污染分类

1.1.4我国湖泊的主要环境问题

1.1.5湖泊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

1.2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理论与防治对策

1.2.1湖泊富营养化与污染控制理论

1.2.2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1.3人工湿地的建设

1.3.1湿地的概念

1.3.2人工湿地在湖泊保护中的作用

1.3.3人工湿地的建设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1.4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5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人工湿地建设的理论基础

2.1人工湿地建设的理论依据

2.2人工湿地建?O机制

2.3湖泊人工湿地建设的基本理论

2.3.1人工湿地建设的途径

2.3.2人工湿地植物品种选择

2.3.3与人工湿地建设相关的生态学原理

第三章抚仙湖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

3.1抚仙湖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3.2抚仙湖污染源结构分析

3.3抚仙湖流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

第四章抚仙湖北岸窑泥沟经营性人工湿地技术试验工程

4.1窑泥沟人工湿地建设的可行性

4.1.1技术可行性

4.1.2经济合理性

4.2试验工程方案

4.2.1工程技术方案

4.2.2工程技术路线

4.2.3工程布局

4.3湿地植物选择

4.3.1沉淀池植物选择

4.3.2氧化塘植物选择

4.3.3潜流床植物选择

4.3.4地表流区域植物选择

4.4不同季节植物品种的选择

4.5潜流床滤料选择

第五章项目运行跟踪监测与湿地净化功能研究

5.1运行监测及结果分析

5.1.1运行监测

5.1.2监测结果分析

5.2净化机理研究

5.2.1初级净化

5.2.2深度净化生物强化沉淀

5.3通过对湿地植物的跟踪观测可以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

5.4湿地植物的资源化利用与环境效益

5.4.1湿地植物资源化利用

6.1来水浓度比较

6.2出水浓度比较

6.3受冲击的情况比较

6.4投资比较

6.5用地比较

6.6污染物去除率比较(%)

6.7单位投资去除率的比较

6.8厂址选择比较

第七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抚仙湖污染现状分析,论述人工湿地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力图为我国湖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以面源污染为主的湖泊环境保护提出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论文结合抚仙湖污染源结构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参照国内、国际同类研究,对抚仙湖北岸窑泥沟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方案、植物品种、潜流床填料、污水停留时间、各阶段进水、出水浓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监测分析和与常规污水处理厂在来水浓度、出水浓度、受冲击情况、投资、用地、污染物去除率、单位投资去除率、厂址选择等方面的比较,得出人工湿地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具有投资少、去除率高、污水浓度适应范围广、耐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工艺。 本研究以抚仙湖北岸窑泥沟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境生态原理,并结合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综合学科,为我国南方湖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范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