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作种植模式对云南省中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6h】

间作种植模式对云南省中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进展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述

2.2供试作物

2.3试验设计

2.4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5数据处理

3结果分析

3.1降雨特征分析

3.2不同种植模式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

3.3不同种植模式作物农艺性状

3.4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3.5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系固土拉力的影响

3.6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经济效益及土地当量比计算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针对云南省坡耕地种植模式下,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坡耕地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测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处理间作物生育期内产流次数、产流量、土壤侵蚀量、径流中养分流失量、流失土壤中养分流失量、作物农艺性状、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根系固土能力以及经济效益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间作种植模式,较单作和裸地能有效降低作物生育期内的产流次数和产流量。在产流次数方面,玉米大豆间作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裸地处理分别减少了4次,5次和6次;在产流量方面,生育期内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裸地处理分别产生了937.54 m3/hm2,1217.67 m3/hm2,1163.17 m3/hm2和1327.98 m3/hm2径流。间作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处理总产流量分别减少了19.40%,23.01%,29.40%。
  (2)采用间作种植模式,较单作和裸地能有效降低生育期内土壤流失。在试验期间,处理间土壤流失量差异显著(P<0.05),玉米大豆间作处理、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裸地土壤流失量分别为28.06 t/hm2,41.58 t/hm2,39.52 t/hm2,53.15 t/hm2,间作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减少了32.52%,29.00%,47.21%。
  (3)从径流中养分流失量来看,间作处理径流携带总N养分流失最少,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处理分别减少了1.62%,19.37%,7.48%。从流失土壤中携带养分测定来看,间作处理在速效磷、速效钾指标与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裸地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间作处理下的养分流失量最少。在速效磷指标中,间作处理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分别减少了36.54%,8.81%,54.60%;在速效钾指标中,间作处理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分别减少了46.48%,26.55%,55.16%。而在有机质和碱解氮流失量指标中,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有机质指标中,间作处理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分别减少了16.78%,34.96%,51.66%;在碱解氮指标中,间作处理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分别减少了2.60%,25.18%,32.56%;
  (4)采用间作处理模式,间作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峰值为4.16,高于单作玉米小区3.74%,间作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峰值为5.48,高于单作大豆小区4.78%。在其他农艺性状指标中,间作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较单作有优势。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空气湿度以及固土能力指标中,10-20 cm土层深处间作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处理分别高了1.8%,2.4%和2.3%,该深度处间作处理分别比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裸地温度降低了4.3%,0.5%和10.1%,间作处理的固土能力在测试中均强于单作处理和裸地处理。
  (5)按照2014年11月昆明市大豆和玉米干重价格(玉米:2.8元/kg,大豆:3.8元/kg)折算后,间作处理、大豆单作和玉米单作其每公顷净收入分别为35753.0元/ hm2,34823.8元/ hm2,12946.6元/ hm2,间作处理的公顷纯收入比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6%和63.8%。经计算,土地当量比LER=1.55。
  综上可知,当采用间作模式时,可以有效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径流形成次数,延缓径流形成时间,改善田块环境湿度,降低水、土和养分流失。其次,间作模式下作物农艺性状和作物净产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特有的地下根型布置能提高根系固土能力,在提高经济产值的同时兼顾水土保持效果,在云南省中部坡耕地采用间作处理模式具有推广和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