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6h】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综述 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中鼻道开窗及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80名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治疗,随访至2013.2.28。术前80例患者均填写VAS、SNOT-20量表的问卷调查方法,同时根据患者的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显示结果行Lund-Mackay CT评分和Lund-kennedy黏膜评分。在随访患者术后3月、半年、1年及2年时对其进行相关的主客观评估,并且在末次随访时行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计算,检验水准α=0.05,通过uniform()和group()两个函数实现,以达到随机化分组的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实验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术前、术后的各项参数经正态性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并进行秩和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术前各项主客观评估结果,两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疗效显著。
   (3)术后3月,两组之间行VAS评分、SNOT-20评分以及行Lund-Kennedy评分,发现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22、0356、0.104)。
   (4)在术后半年、1年及2年的各项主客观评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
   (5)术后1年或复发患者于再次手术前行鼻窦CT检查,且行Lund-Macka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根据海口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
   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对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好,采用VAS、SNOT-20量表、Lund-kennedy黏膜评分和Lund-Mackay CT评分等主客观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能全面地评价术后疗效。

著录项

  • 作者

    施清圆;

  •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 学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廖志苏;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65.42;
  • 关键词

    上颌窦炎; 开窗术治疗; 真菌球性;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