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h】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 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排除标准

2.3 仪器与方法

2.4 判断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结 果

3.1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

3. 2 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

3.3 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

3. 4 两组颈总、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4.讨论

4.1 颈动脉硬化检测的意义

4.2 颈动脉硬化的检测方法

4.3 颈动脉硬化与急性前循环梗死密切相关

5.结 论

参考文献

7.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颈动脉超声预测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1.分析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与对照组颈动脉二维及血流动力学超声表现的差异,探讨颈动脉硬化与急性前循环梗死的相关性。  2.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前循环梗死组,均经 MRI/CT证实,另9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均经 MRI/CT排除脑梗死诊断。应用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8MHZ,分别用二维超声观察患者双侧颈总及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位置、斑块大小回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IMT≥1.0mm为增厚,IMT局限性增厚≥1.5mm为斑块形成;了解斑块的好发部位;将斑块根据回声不同分为:低/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前两者属不稳定斑块,后者属稳定斑块;依据面积法将颈动脉狭窄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总及颈内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急性前循环梗死组IMT较对照组增厚(1.05±0.18mm vs0.79±0.15mm,P<0.01);IMT增厚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79.2% vs32.2%,P<0.001);中-重度狭窄检出率(19.2% vs4.4%)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43.3% vs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严重者可检测到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  2.急性前循环梗死组和对照组斑块检出最常见部位为均为颈动脉分叉处(59.0%vs5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各项血流参数显示,急性前循环梗死组颈总及颈内动脉PSV、ED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前循环梗死组颈内动脉RI、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者AT值明显低于后者(P<0.05)。而两组间颈总动脉PI、RI、A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颈动脉是连接心脏与大脑前循环的重要通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均与急性前循环梗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急性前循环梗死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颈总动脉更敏感。  3.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可直观显示颈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又可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是颈动脉硬化的首选检查方法,对预防前循环梗死及协助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