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
【6h】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国际侏罗一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1.3.2国内侏罗一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

1.5工作量统计

1.6创新点总结

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

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邻区构造概况

2.2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构造背景

2.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构造背景

2.4冲堆组的分布特征及归属争议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研究方法

3.2.1 放射虫实体化石分析方法

3.2.2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方法

第4章剖面描述与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4.1 泽当地区

4.1.1 老公山剖面(LGS)

4.1.2近朗沟剖面(JLG)

4.1.3卓雪渡口南剖面(ZXS)

4.2 日喀则地区

4.2.1群让Ⅰ剖面(QRS)

4.2.2群让Ⅱ剖面(QRSE)

4.3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第5章放射虫生物地层

5.1 泽当地区侏罗一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5.1.1 老公山剖面晚侏罗一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5.1.2近朗沟剖面中侏罗世放射虫组合

5.1.3卓雪渡口南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5.2 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5.2.1 群让Ⅰ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5.2.2群让Ⅱ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5.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与中段的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5.3.1 中侏罗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5.3.2 晚侏罗一早白垩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第6章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

6.1 泽当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6.1.1主量元素分析

6.1.2稀土元素特征

6.2 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和群让Ⅱ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6.2.1 主量元素分析

6.2.2稀土元素特征

第7章讨论

第8章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8.1 结论

8.2存在的问题

第9章系统古生物学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实佳;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罗辉;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63P6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