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0T磁共振体线圈行前裂腺波谱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3.0T磁共振体线圈行前裂腺波谱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采用体线圈行前列腺波谱检查的可行性,总结3D1H-MRS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中的表现及相关病理基础,评价3D1H-MRS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20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及170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疾病患者行3.0TMR常规检查、扩散加权成像及MRS检查。20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年龄为41~80岁,平均年龄57岁。170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疾病患者中,有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的64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腺癌23例、前列腺增生34例、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7例。MRS以体线圈为信号接收线圈,用Proseme序列进行扫描,体素分为正常外腺区、正常内腺区、MRI信号异常的癌区、癌区对侧的非癌区、MRI为信号异常的慢性炎症区、慢性炎症区对侧的正常区,以上代表病变区的体素分类均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所有体素与病理结果所示病变位置一一对应,然后工作软件自动计算每个体素的胆碱(Cho)相对值、(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Cit]的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的面积值用来评价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的准确性,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同时计算部分患者MRI表现为信号异常的病变区与对侧非癌区或正常区域的胆碱(Cho)比值。正常组将前列腺内外腺分为左、右两侧,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3部分,这样每个志愿者测量12个感兴趣区,每个感兴趣区包括0~3个可用体素平均计算。
   结果:
   20例健康志愿者及6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总计获得5040个体素,其中可用体素为4233个(83.99%),不可用体素为807个(16.01%)。20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前列腺外腺区的(Cho+Cr)/Cit平均值是0.39±0.21,内腺区的(Cho+Cr)/Cit平均值是0.50±0.17,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3.219,p<0.01)。排除不可用的体素后,前列腺癌患者的所有可用癌体素138个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所有可用增生体素234个用于分析,癌区的体素的(Cho+Cr)/Cit平均值为3.49±2.05,增生体素的(Cho+Cr)/Cit平均值为1.19±0.7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12.755,p<0.01)。前列腺确定癌与增生前列腺组织的差别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z值)为0.863[95%可信区间为(0.818,0.907);P<0.01],当切点值为2.08时,Youden指数为0.547,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88.5%。12例单侧癌患者癌区与对侧非癌区的Cho比值平均值是1.63±0.46,T2WI表现为低信号的慢性炎症区与对侧正常区的Cho比值平均值是1.02±0.2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969,P<0.01)。
   结论:
   1.用3.0T体线圈可以顺利完成对前列腺的MRS检查,并可以获得用于分析的体素,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2.中老年正常前列腺内腺和外腺的代谢物含量是不同的,有统计学差异(t=3.219,p<0.01),对其病变进行MRS定量研究时应根据解剖进行分区研究。
   3.在前列腺增生的生理背景下,3.0T体线圈MRS对前列腺癌的定量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切点值为2.08,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88.5%),可应用于临床诊断,指导临床医师穿刺检查,并有望成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之一,减少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
   4.单侧前列腺癌和慢性局灶性前列腺炎在常规MRI表现和MRS的(Cho+Cr)/Cit比值上都很相似,两者之间的鉴别有一定困难,但我们认为测量病变区域与对侧相应区域的Cho比值可作为两者的鉴别指标,单侧前列腺癌灶区域的Cho含量明显高于对侧相应区域,而慢性局灶性前列腺炎病变区域的Cho含量与对侧相应区域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