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瑞昔布钠单次静注复合芬太尼自控用于小儿四肢骨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6h】

帕瑞昔布钠单次静注复合芬太尼自控用于小儿四肢骨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术前单次静注复合低剂量芬太尼持续静注用于小儿四肢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帕瑞昔布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小儿四肢骨科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患儿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给予芬太尼3.0ug/kg,顺式阿曲库胺0.2mg/kg,丙泊酚3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除A组外B、C、D三组分别按0.5、1.0、1.5mg/kg静注帕瑞昔布钠,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50%O2+50%NO2混合气体吸入,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生命体征变化适时调整七氟烷浓度,以维持麻醉平稳,各组术毕即用电子自控镇痛泵行PCIA,指导病房护士及家属采用VAS或FLACC镇痛评分方法评分,当疼痛评分大于3分时按压按钮,镇痛泵内镇痛药液为芬太尼,背景剂量为0.1ug/kg/h,追加剂量0.05ug/kg,锁定时间为7min。分别于术后0.5、1、2、4、8、24、及48h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疼痛与镇静评分,48h后记录PCA按压次数、有效次数、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1.疼痛评分:A组在术后0.5、1、2、4h高于C组,术后0.5、1、2、4、8h高于D组(P<0.05),B组在术后0.5、1、2h高于C组,术后1、2、4h高于D组(P<0.05)。
   2.镇静评分:C组和D组在0.5、1h时点分别高于A组和B组(P<0.05)。
   3.各时段按压次数:A组在术后0~8h间的5个时段明显多于C组和D组(P<0.05);B组在术后0.5-8h期间的4个时段中按压次数明显多于C组和D组(P<0.05)。
   4.芬太尼总用量、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A、B组患儿三项数据分别多于C、D组(P<0.05)
   5.不良反应:A、B组患儿恶心呕吐、瘙痒及嗜睡发生率高于C、D组(P<0.05)。
   6.满意度评分:C组和D组较A组满意度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0、1.5mg/kg帕瑞昔布钠单次静注复合低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PCIA可显著减少芬太尼使用量及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由于NSAIDs药物封顶效应的存在,故推荐帕瑞昔布钠1.0mg/kg为最佳使用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