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六所高校为例
【6h】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六所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文化自信相关研究

1.3.2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研究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1.5.1研究重点

1.5.2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剖析

2.1 文化自信的提出与发展

2.2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

2.2.1文化自信的内涵

2.2.2文化自信的意义

2.3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

2.3.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3.2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

2.3.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2.4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2.4.1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2.4.2大学生是铸就中华文化崭新辉煌的时代新人

2.4.3 大学生是推动中华文化迈向世界的新生力量

2.5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目标

2.5.1 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发展

2.5.2主动投身文化建设实践。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

2.5.3全球化下坚守文化立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分析

3.1调查研究设计

3.1.1设计调查问卷

3.1.2选取调查对象

3.2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总体状况

3.2.1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3.2.2高校在文化自信培育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3.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培育内容丰富程度需要提高

3.3.2培育方式灵活运用有待增强

3.3.3培育力量较为依赖单一主体

3.3.4培育环节尚未形成评价反馈

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

4.1 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与多重挑战

4.1.1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4.1.2我国文化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4.2 高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4.2.2不同类别高校在人才培养各有侧重

4.3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人因素

4.3.1大学生文化需求出现新的时代特征

4.3.2个人因素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对策建议

5.1注重理念优化,提升文化自信培育认同

5.1.1树立整体观念,正确对待文化传承发展

5.1.2树立科学观点,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

5.2注重资源挖掘,丰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

5.2.1发展学生能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5.2.2贴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各种特色文化资源

5.3 注重载体创新,转变文化自信培育方式

5.3.1 变化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3.2与理论相呼应,深化实践教学效果

5.3.3满足学生需要,推动网络教学建设

5.4注重团队整合,形成文化自信培育合力

5.4.1 扩大师资利用,加快不同学科教师的加入

5.4.2用好专业人才,加大优秀专家学者的吸收

5.5注重机制完善,改革文化自信培育评价

5.5.1健全培育环节,实施反馈培育效果的评价措施

5.5.2实现良性循环,针对评价反馈调整培育各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作者与导师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袁楠;

  •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文博;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4G0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