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中政府角色定位与行为选择──一种人文视角下的城市
【6h】

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中政府角色定位与行为选择──一种人文视角下的城市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 章 导言

第2 章 城市规划管理失效及其问题和表现

第3 章 城市规划失效及现代城市价值定位的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解释

第4 章 城市规划、现代城市社会价值及其形成模式

第5 章 城市规划政府介入的理论分析与解释

第6 章 城市规划中利益主体空间利益实现及其社会性均衡

第7 章 城市规划编制、利益表达与政府引导性角色定位

第8 章 城市规划实施、社会价值导向与政府主导性行为选择

第9 章 对策选择与政府角色定位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城市规划理论、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等理论为方法,基于社会转型和后工业时代的冲击,对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各地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实践中出现的规划编制失效和实施失效为背景,正视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必然发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客观现实,面对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参考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相关空间理论,比较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环境与初始理论形成的背景,以城市政府行为为主线,对作为社会活动的城市规划进行社会价值解析和人文主义讨论。从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政治哲学等角度分析城市规划中政府行为合理介入的理论基础、逻辑基础及其价值基础。用组织管理理论分析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实现。用规划过程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分析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利益主体之间的机制及均衡,试图分析影响当前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最为关键的政府因素。结合中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中后期的现实和国情,探讨了城市政府自身的引导性角色定位和主导性行为与职能选择。
   基于人文主义的生活价值观和城市功能的社会价值观,以杭州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用实证方法讨论了杭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周边同级政府、开发企业、市民、专家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互动关系,分析了现行城市规划过程和管理制度创新改革的基本路径,以及相应的城市政府的行为动机与管理模式;结合国情,将城市宏观空间利益的调控作为当前城市政府规划管理的重要目标,提出大城市发展的中后期,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富有社会价值导向的引导性角色定位和主导性行为选择。具体包括引入城市规划中的公平、正义及社会价值和人文理念,建立基于民主化程序的城市规划决策制度,促进社会和公共价值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建立基于城市长期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城市规划基本内容强化专项规划设计,促进城市长期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促进城市规划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的转变与完善,完善知识、人才体系,促进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化,引导公众参与,培育参与民主意识,体现弱势群体利益,规范规划师职业道德,扮演好社会价值导向的城市规划制度进步的推动者、政策创新的组织者、政策落实的监管者等角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