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做官还是做独董?——基于中组部201318号文的实证分析
【6h】

做官还是做独董?——基于中组部201318号文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文献回顾

1.3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理论与假设

第3章样本与数据

3.1概念界定与样本选择

3.2数据描述

3.3变量的编码与定义

3.4样本构成

第4章实证与分析

4.1变量的描述与统计

4.2实证分析

第5章进一步的检验

5.1重新编码解释变量

5.2非副部级一本院校与一本以下院校“官员独董”离职行为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央组织部[2013]“18号文”的发布为背景,通过手动搜集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3年10月19日在任的独董的个人信息及任职资料,试图对“官员独董”在制度压力下的离职行为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其行为选择的因素。文章对是否辞去独董这两种行为各构建一个“收益-成本”组合,用独董薪酬和“官级”分别代表担任独董的收益和机会成本,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中组部“18号文”的实施确实起到了实际效果;同时独立董事的年度报酬总额越高,“高校官员独董”越不愿意放弃独董身份,而“高校官员独董”的行政级别越高,越不愿放弃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的“官位”。研究结果侧面反映了,官员为什么做官,归根究底都可以将“官衔”换算成一个货币价值,这个价值可以以另一种薪水——独董薪酬来体现。官位越高,能换算成的货币价值就越大。加入交互项后的实证模型,没有发现年龄之于“高校官员独董”的行政级别或者独董总报酬对于“高校官员独董”行政级别的偏效应,这方面也许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来进一步分析。文章独到地关注到了独立董事自身层面的特征,并将独立董事的行为与其行政背景相联系,丰富了关于独立董事研究的数据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