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定价机制对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影响研究
【6h】

定价机制对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

(一)云计算服务

(二)按需定价与认购定价

(三)可持续性采纳

二、云计算服务定价机制研究综述

三、定价对可持续性采纳的影响研究进展

第三章 基于BS模型的云计算服务定价机制比较研究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期权理论及BS定价

(二)基于BS模型云计算服务的按需定价和认购定价

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分析

(一)约定服务时长固定时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分析

(二)约定服务时长随机时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分析

三、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的数值模拟

(一)约定服务时长固定时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收益的数值模拟

(二)约定服务时长随机时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收益的数值模拟

第四章 两种定价机制对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影响研究

一、定价机制影响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理论假设

(一)可持续性采纳理论

(二)按需定价与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

(三)认购定价与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

(四)用户体验的调节作用

二、定价机制影响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研究设计与方法

(二)测量变量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定价机制影响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假设检验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云计算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快速响应用户的各项需求。由于云计算服务具有将固定成本转换为可变成本的独特性质,其供应商可以通过不断细分IT服务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随着服务资源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发展,IT服务的定价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云计算颠覆传统IT服务获取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按需获取IT服务的途径,像按需定价和认购定价这样灵活付费的方式应运而生。研究用户对定价机制的选择问题以及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在两种定价机制下的收益情况,对提高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企业的竞争优势意义重大。
  首先,考虑云计算服务定价的影响因素。从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角度分析,市场竞争,云计算服务的投资成本、维护成本、折旧,云计算服务的质量属性,用户租用云计算服务的时间或期限等会影响云计算服务的定价。从用户角度分析,用户需求,使用经验及使用偏好等影响云计算服务定价。在这些因素中,用户使用时长可以体现用户需求,衡量用户采纳云计算服务成本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收益,研究以用户使用时长为依据比较两种定价机制。
  其次,基于BS模型比较两种定价机制。将云计算服务定价模型的参数与BS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匹配。根据BS模型的看涨、看跌公式,计算用户在约定服务时长T内的云计算服务价格,分别求解T固定时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T随机时的价格范围。结果发现,当T固定时,到期市场价格及用户效用系数对两种定价机制下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影响趋势相同。具体为到期市场价格和用户效用系数较小时,用户会选择按需定价机制;到期市场价格和用户效用系数较大时,用户会选择认购定价机制。T随机时,根据用户效用函数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函数,可以得出云计算服务的最优收益区间值。且当T较小时,用户会选择按需定价机制;当T较大时,用户会选择认购定价机制。
  然后,研究两种定价机制对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的影响。构建定价机制对用户长期性、稳定性、连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影响的研究框架,依据采纳理论设立测量题项,设计及发放调查问卷,整理回收问卷原始数据并分析,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假设验证。结果发现,定价机制与用户可持续性采纳云计算服务具有显著相关性,具体体现在定价机制对用户采纳云计算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显著影响。按需机制适用于用户短期,灵活的采纳云计算服务;认购定价机制适用于用户长期,稳定的采纳云计算服务。用户体验对定价机制和用户长期性采纳云计算服务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按需定价机制适用于用户短期需求,而用户体验会改变用户采纳云计算服务的使用时长,进而选择认购定价方式;认购定价机制适用于用户长期需求,用户体验会增强用户选择认购定价机制倾向。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应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进行区分,制定定价机制时应注重用户需求,为其推荐相应的定价机制;推出更为全面的,云计算服务组合的多样的、不同时长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引导用户选择认购定价机制;对云计算服务制定定价单位时,可以重点关注时间对不同定价机制的区分,以满足用户比较定价机制的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