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转型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H机构为例
【6h】

基于“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转型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H机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五、“三社联动"的基本情况

(一)问题

(二)优化策略

第二章 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概况

一、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基本情况

(一)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特征

(二)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趋势

二、太仓市H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概况

(一)太仓市H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现状

(二)太仓市H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现行运行模式

(三)太仓市H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 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转型

一、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建立健全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

(二)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三)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四)开拓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

(五)着力构建规范化的机构管理体系

(六)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薪酬福利待遇

(七)提高社会认知度

二、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转型的路径研究

(一)合理推行“小政府、大市场”模式

(二)打造专属品牌,运用营销理念

(三)采用项目制管理

(四)转型的创新路径——社会企业模式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转型进行了研究。专业社会工作经过100年的发展,在国外俨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专业学科和领域。随着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传播,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了本土化社会工作的进程,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直很缓慢,真正成为一个专业领域,也仅仅只有30年的历史,2006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从我国内地第一家非营利性质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2003年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只有14年的时间。但是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却是惊人的速度,无论是在机构数量上、分布地域上还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都是爆炸指数般的增长。民办社工机构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办社工机构也一直面临着“高数量、低水平”的困境,数量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在质量上和发展上却问题颇多,诸如专业性不足、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工作者薪酬偏低、社会认知度低、人才流失率高等一直困扰着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如何保障和促进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近年来成为社工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从发展、转型两个方面给出对策和建议,诸如建立健全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坚定持续地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开拓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着力构建规范化的机构管理体系,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薪酬福利待遇,提高社会认知度等发展路径研究和合理推行“小政府、大市场”模式,打造专属品牌、运用营销理念,采用项目制管理,转型的创新路径----社会企业模式等转型路径研究,以期对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意见。
  从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支持的力度很大,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的制定和完善中。虽然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从上至下的推行模式,存在着先天性的理论领跑,实践经验的不足,而且各民办社工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一个行业是否能够长期的、健康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本身的内在活力。民办社工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内生性不足,依赖政府的程度过大,这对于机构的发展是不利的。不得不承认,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需要,刺激了民办社工机构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发展,但是迟迟不能独立、自我运营,其实是在抱着政府的大腿,结果政府的负担加重,让民办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和谐社会等良好的初衷一直没能很好的实现,因此,重视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找出其发展的路径,是我们的迫切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