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差错风险承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6h】

差错风险承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差错风险承担研究综述

二、员工创新行为研究综述

三、创新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四、工作自主性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一、差错风险承担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三、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四、构建理论模型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二、样本的选取和特征分布

三、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五章 实证分析

一、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三、差错风险承担对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五、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管理建议和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建议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创新驱动已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关键驱动,只有坚持创新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才能促使我国经济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创新不仅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关键驱动要素,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个体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个体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决定了企业创新实力的提高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整体创新的实现需要以创新行为的发生为基础。创新行为的发生是一个非连续多阶段的过程,具备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员工无法完全规避差错。员工在应对差错时,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倾向,即为差错取向。差错风险承担作为差错取向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倾向维度,表现了员工应对差错时的灵活性,可以调节、推动员工创新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究差错风险承担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并引入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首先根据四个变量的量表设计相关问卷;其次通过对安徽省内1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最后对四个变量进行信效度分析,并对变量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差错风险承担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即差错风险承担程度越高,员工越可能产生创新行为;反之,差错风险承担程度越低,员工越不可能产生创新行为。
  2、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差错风险承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首先,差错风险承担可以显著正向的预测创新自我效能感,即员工应对差错时表现得越灵活,其对自己独立完成创新活动表现得越自信;相反,员工应对差错时表现得越封闭,其对自己独立完成创新活动的自信程度越低。其次,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的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即员工越有信心独立完成创新活动,其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越高;相反,员工对独立完成创新活动的自信程度越低,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越低。
  3、工作自主性可以显著正向的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得越自主,其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越高;相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得越受限制,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越低。
  4、工作自主性在差错风险承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不存在调节效应,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未通过检验。
  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差错风险承担、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自主性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第三章是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部分。通过以差错风险承担、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自主性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
  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部分。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并结合中国情景制作科学合理的问卷,展开问卷调查,对数据的特征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差错风险承担、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自主性四个变量进行信效度检验。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首先对差错风险承担、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自主性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其次验证差错风险承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作用,最后检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
  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建议部分。根据实证结果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据此为企业提出管理建议,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