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约束视角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研究
【6h】

金融约束视角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金融约束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理论

一、金融约束理论

(一)金融约束的机理

(二)金融约束的模式

二、资本项目可兑换理论

(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含义

(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标准

三、金融约束与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关系

(一)银行集中度与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关系

(二)利率管制与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关系

(三)证券市场发展与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关系

第四章 金融约束视角下的国际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测度及其借鉴

一、金融约束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案例

(一)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二)1997-1998年泰国金融危机

(三)2001-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二、金融约束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一)发达国家金融约束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约束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

三、金融约束视角下的国际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借鉴

第五章 金融约束视角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测度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历史回顾及程度测量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历史回顾

(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测算

(三)当前国内面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放开金融约束的制约因素

(四)当前国内实施金融约束的现实成本分析

二、中国金融约束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一)我国金融约束程度表现及评价

(二)不同金融约束要素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效应的区别影响

三、主要结论

第六章 金融约束下平稳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策略

一、尊重金融发展实际水平,确保经济运行安全稳健

二、依据国情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科学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次序

三、改进利率市场化配套机制

四、协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五、健全证券市场相关机制,促进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

六、完善银行业制度环境,推进行业结构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时下国内热点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经济发展规律、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潮流的客观条件。由于不同国家的金融约束水平不一、金融宏观环境相异,由此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也迥然不同。诸多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金融稳定问题和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论文就金融约束视角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作出探讨,为进一步深化金融系统改革、协调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提供政策建议,使之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
  本文以金融约束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面向目前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金融约束程度及各国金融约束政策视角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差异一般规律、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与金融约束政策之间的配合及冲突关系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经典理论及国际经验,在国内外已有理论文献研究基础上,明确金融约束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概念、历史演变及现状,进一步提出研究重点即金融约束政策影响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经济效应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金融约束政策关系管理的国际经验比较和总结、以及对理论文献的梳理和回顾,选取17个发达国家和16个发展中国家的1989-2014年的面板数据,根据金融约束程度差异分类面向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济效应展开研究,从中总结出可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的一般规律。同时面对中国在当前金融约束程度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进一步就金融约束的不同构成要素对其影响差异展开深入分析,为根据国情完善金融约束政策、平稳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预防金融危机、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