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入生存分析法测度期刊文献老化速度——以30家物理学科的中文科技期刊为例
【6h】

引入生存分析法测度期刊文献老化速度——以30家物理学科的中文科技期刊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文章结构

1.4 主要难点及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文献老化在期刊评价中的研究

2.1.1 文献老化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2.1.2 期刊评价中的文献老化测度

2.2 生存分析法

2.2.1 生存分析法的起源与发展

2.2.2 生存分析法的应用

2.3 小结

3 期刊论文生存分析的理论研究

3.1 期刊论文生命周期的界定

3.2 期刊论文的生存分析内涵

3.3 期刊论文失效的界定

3.4 期刊论文的被引时滞

3.5 有效T值的确定

3.6 论文生存数据的需求与分类

3.6.1 论文生存数据

3.6.2 论文生存数据的分类

3.6.3 生存分析对数据的基本要求

3.7 期刊论文生命长度的界定

3.8 生存分析法的内置函数与曲线

3.8.1 累积生存函数与累积死亡函数

3.8.2 概率密度函数

3.8.3 风险函数

3.9 生存分析的估计方法——生命表法

3.1 0小结

4 实证研究——以物理学科为例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数据统计

4.3 论文的生存时间分析

4.3.1 论文首次被引用时滞

4.3.2 论文分类及有效T值判定

4.3.3 论文生命长度分析

4.4 物理领域论文的生命表及生存时间函数曲线分析

4.4.1 累计生存曲线

4.4.2 概率密度曲线

4.4.3 风险曲线

4.5 物理领域二级学科分类对比研究

4.6 期刊的生命长度测度及效用性探究

4.7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论文

附录A:30家母刊的学科内容分类表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信息爆炸时代,作为图书馆减轻购置资金压力与存放空间压力的依据,作为研究人员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中获取权威、新颖的研究现状的捷径,作为评价高校等单位或个人科研产出能力的指标依据等等,期刊评价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依旧是摆在期刊评价研究人员面前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作为期刊评价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各类指标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其中,以老化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期刊老化速度测度指标发展严重滞后,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传统老化指标适用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因此研究老化理论下评价期刊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是必要的。
  本文在调研期刊评价中文献老化视角下指标的研究发展状况及生存分析法的发展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找到本研究的立足点:将生存分析法引入并应用到论文信息领域,以期能为文献老化理论下的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此研究宗旨的指导下,本文从理论及实证两部分展开。在理论层面上,研究了期刊论文生存分析的概念内涵、内置函数等基础内容。此外,解决方法移用到新领域时的障碍,如终点事件判定困难、论文数据与生存资料的差异等,并给予解决方案,为生存分析在期刊论文数据上的成功应用提供全面的方法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是在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CSTPCD中抽取物理学科的30家中文期刊,将该期刊样本集在2008-2015年间的发文及其被引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探究生存分析在论文信息领域的可用性,并在此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对样本论文集生存时间的计算、生命表的构建及生存时间函数曲线的绘制,并探究这些生存分析成果在衡量文献老化速度时的诠释角度。
  本研究取得了若干成果。在理论上,明确界定了方法移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论文失效、生存时间(即生命长度)等基本概念,并且利用“双比例”失效法科学地解决了论文失效(即期刊论文在生存分析法中的终点事件)的判定问题;规范了论文数据在向标准生存资料(即数据集中论文的被引时序分布表)转化的过程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生存分析在期刊论文数据上的实用性,并通过生命长度及生存时间函数曲线为基于文献老化理论的期刊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