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方言传播中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以“重庆言子儿”为例
【6h】

方言传播中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以“重庆言子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方言传播的研究

二、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

三、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方言:区域文化的载体

第一节 区域文化与方言

第二节 传媒与方言传播

第三节 “重庆言子儿”的界定与概述

第三章 “重庆言子儿’’的兴起与“巴渝文化’’的建构

第一节 历史寻根:从“巴蜀文化”到“巴渝文化”

第二节 传媒中的重庆与“言子儿”

第三节 “重庆言子儿”:“巴渝文化”的表征

第四节 《言子江湖》:从方言到文化的传播路径

第四章 “重庆言子儿’’的传播与“重庆人’’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文化变迁”:行政区划下的身份混淆

第二节 一方之言与两地口音

第三节 身份认同:区别于“四川人”的“重庆人”

第四节 《雾都夜话》:一座城市的表达方式

第五章 结语:“自我’’与“他者’’的权衡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7年以前,重庆作为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城市,在行政区划上从属于四川,而1997年以后,重庆的城市级别升级为与四川平级的中央直辖市。这种城市身份的转变,使得重庆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文化和人们身份认同的缺失。
  此前的重庆从属于四川,在区域文化上,重庆的文化是从属于四川的巴蜀文化的。就像徽文化、江浙文化、岭南文化及其他的区域文化一样,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归属。直辖以前的重庆是四川的一部分,二者同享巴蜀文化,而直辖以后的重庆,面临着一个区域文化缺失的问题,这个时候,巴渝文化的概念开始提出,并且在此后的城市发展中不断得到强化。文中对巴蜀文化和巴渝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二者之关系进行了考察。
  关于巴渝文化的建构过程是本文的一个论述要点。简而言之,巴渝文化是在巴蜀文化中巴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加上一些重庆本土的特色,也就是“渝”的元素,衍生发展而来的。重庆建构巴渝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塑造区别于“四川重庆人”的“直辖重庆人”认同,这种试图将重庆从四川的母体中剥离出来的努力,昭示了重庆作为一个政治上独立的行政区划,迫切希望形成城市文化并且强化城市中人们身份认同的愿望。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重庆的本土方言开始在传媒的助力下,成为建构巴渝文化,形成重庆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重庆方言只是包含于西南官话546个方言点中的一个方言点而已,或者说,重庆方言不过是等同于成都话、自贡话、内江话等四川话中的一部分。然而,在重庆直辖之后,重庆方言不仅有了自己独特的名称——言子儿,并且在传媒上形成了一种重庆言子儿就是重庆地区特有的语言形式,重庆言子儿就是重庆人用以区别于四川人的一个显著特征的氛围。仅在重庆的电视媒体上,以“重庆言子儿”为语言形式,重在表现重庆人耿直麻辣性格的电视节目就不胜枚举,其中尤以《山城棒棒军》、《雾都夜话》、《街坊邻居》、《生活麻辣烫》、《麻辣故事会》、《言子江湖》等为代表,在呈现重庆城市中人们生活状态的同时,表现出了丰富多样且别具特色的重庆方言交流场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媒不断强调重庆言子儿的独特性,其意图即在于将重庆言子儿塑造为一种能够为人们所认同的重庆区别于四川,重庆人区别于四川人的可识别特征。但这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重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都属于四川所辖的区域,巴蜀文化的底蕴可谓根深蒂固,无论是从川渝之间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还是日常生活习惯来看,都相差无几。行政区划的变迁使得重庆急需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区域文化,而这种急促的文化建构必然是难以与历史沉积而成的文化脉络相提并论的。所以,巴渝文化在成长为重庆区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和维护。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类似于重庆直辖后所面临的区域文化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将会在更多的地区出现。城市本身并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物质存在,它所容纳的人、事、物、理,以及它自身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累积而成的意义所指、文化符号等,是简单的行政区域划分所不能催生或者磨灭的。本文对重庆方言传播中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的研究,一是为了探究重庆直辖之后,对城市文化缺失和身份认同混淆所采取的办法及其产生的效果;其二,也希望借此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行政区划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