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进语文教育的文艺学——兼对中美四套语文教材的文艺学考察
【6h】

走进语文教育的文艺学——兼对中美四套语文教材的文艺学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基于文学教育活动的文艺学模型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文学活动的理念

二、艾布拉姆斯文学活动四要素模式

三、童庆炳文化诗学模式

四、基于文学教育活动的文艺学模型

第二章 文艺学模型对文学教育活动的支持——以作品为中心

一、作品要素

(一)兼顾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叙事类文本

(二)读懂意象、体悟意境——抒情类文本解读

二、作者、世界要素

三、读者要素

四、历史要素

第三章 对《美国语文》的文艺学考察

一、《美国语文》教材简介

二、对《美国语文》的文艺学考察

(一)有效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

(二)注重历史文化层面解读

(三)以作品为中心,关注文体知识的学习

(四)关注读者阅读感受

第四章 对国内三版语文教材的文艺学考察

一、教材简介

二、对国内三版语文教材的文艺学考察

(一)四要素维度

(二)历史文化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文艺学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理论学科,一方面发挥对文学活动指导和支持的作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需要来自实践领域的检验。语文教育,尤其是其中的文学教育,是文艺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领域,应该对此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着力于对语文教育领域文艺学知识的考察,另一方面也试图从文学实践的角度检验文艺学的有效性,对文艺学研究回归文学活动实践做出尝试。
   首先,本文基于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从语文教育实践出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尝试建立一个有层次的、有总体感的文艺学模型,以此作为对文学教育活动的把握。我们以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和我国学者提出的文化诗学理论作为模型的理论基础,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建立一个包括作者、读者、作品、世界和历史五个要素的文艺学模型。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交往活动,它应当是内部诸要素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共同构成这一完整的文学活动。然而,任何文学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因此我们在四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历史的维度。
   其次,本文以这一文艺学模型为统一标准对所选四套教材进行文艺学考察。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媒介,它直接体现了设计者的编写理念,也紧密关系着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成效。文艺学对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也通过编者的设计安排,在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因此,本文选择教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入对文学教育活动的文艺学考察。本文选取包括人教版、苏教版、上教版和《美国语文》在内的中外四套高中语文教材,从四要素层面和历史文化层面对其进行考察。我国语文教材对历史文化维度关注不足,对读者、作者、作品和世界维度的把握上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问题既是语文教育的问题,也反映了文艺学研究的不足。
   研究语文教育实践领域的文艺学,一方面对提高语文教育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对拓宽文艺学研究领域、健全文艺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陈婷;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钱雯;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31;
  •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文艺学模型; 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