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电子货币发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
【6h】

论电子货币发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2.电子货币概述

2.1电子货币的产生

2.1.1货币形式的演变

2.1.2电子货币产生的条件

2.2电子货币的定义

2.3电子货币的特征

2.4电子货币的分类

2.4.1按照电子货币的载体分类

2.4.2按照电子货币的支付范围分类

2.4.3按照电子货币是否记名分类

2.5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5.1我国银行卡发展历程

2.5.2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

2.5.3我国储值卡发展现状

2.5.4我国网络支付发展现状

2.6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6.1安全隐患的存在

2.6.2非标准化

2.6.3管理中存在漏洞

3.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理论分析

3.1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

3.2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与货币乘数

3.2.1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3.2.2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

3.3电子货币作用于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3.3.1准备金比率的变化

3.3.2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3.4电子货币作用于现金漏损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3.4.1现金漏损率的变化

3.4.2现金漏损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3.5电子货币作用于定期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4.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影响实证分析

4.1模型变量和数据的说明

4.1.1模型变量的选取

4.1.2样本数据的选取

4.1.3货币乘数变化趋势分析

4.2实证过程分析

4.2.1平稳性检验

4.2.2 Johansen协整检验

4.2.3 VECM误差修正模型

4.3实证结果分析

5.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2电子货币的发展增大了货币乘数

5.1.3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影响不同

5.1.4电子货币的发展加剧了货币乘数的波动性

5.2对中央银行的政策建议

5.2.1促进电子货币的发展

5.2.2全方位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5.2.3深入研究电子货币运动规律

5.2.4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反映了社会生产中的各种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货币的形式也在逐渐地进化。电子货币的产生正是经济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应用的结果,它具有传统货币的共性,同时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电子货币没有实物形式,它将价值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储存在物理介质或网络软件中,通过信息流在网络中的传输,能够瞬间完成资金的划拨,支付结算变得更加快速、安全、便捷。相对于传统纸币,电子货币可以瞬间被创造出来,省去了打印、发行、流转费用。电子货币的交易也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通过网络发布电子指令,能够随时随地完成支付。  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与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电子货币的多主体发行机制打破了中央银行对货币的独家发行权,削弱了央行的权威性。电子货币的电子储存、交易结算,加大了支付结算网络的流动性风险,对网络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子货币结算的安全、便捷、低成本,影响了货币的供求结构,导致了现金、存款替代效应和货币推动效应,使得各货币层次模糊化,加大了货币乘数预测难度,增加了央行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度。同时作为一种新兴货币,目前央行对其监管措施还不到位,对央行的金融监管带来挑战。  本文根据中国的电子货币运用现状,先从理论上定性讨论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再运用我国历史数据定量分析了它的影响。通过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得中央银行可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章,是文章绪论和电子货币相关文献综述。首先论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货币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更,以及货币形式变更的原因。简单介绍了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它的特点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运用现状等。本文选题的意义是正确认识电子货币给货币乘数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文献方面,结合了国内外机构、学者的研究结论,包括对电子货币定义、特征、类别的研究,对央行货币发行权、铸币税收入以及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还包括货币电子化导致的货币需求、供给结构的变动,以及对基础货币量、货币扩张倍数和央行政策效力的影响研究。学者们持有的观点大致相同,都认为电子货币会影响货币的供给、需求结构,会对现金和存款产生替代作用,使得各货币层次的界限模糊化,最终导致货币乘数变大。分歧则出现在,一部分学者认为,电子货币的出现导致人们减少甚至不会持有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通过利率的调节也不能影响公众的需求,阻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的影响有限,可以通过利率的调节、准备金的调节来抵消这种影响。  第二章,介绍了电子货币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一节中,简要介绍了货币形态经历过实物、金属、代用、信用、存款以及电子货币几个阶段,从电子货币的产生引出它产生的条件,即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进步的结果。第二节中,介绍了国内外机构对电子货币的定义,其中比较全面的来自巴塞尔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第三节中,分析了电子货币具有的传统货币没有的特性,文章从发行机制、货币形式、交易形式、匿名程度上归纳了电子货币的特性。第四节中,笔者从载体介质、支付范围大小和是否记名的角度对电子货币进行了划分,其中最常见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基类,有着无限支付能力的电子货币。第五节中,介绍了中国银行卡、储值卡和新型支付方式发展现状,其中着重描述了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的电子货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形成了以银行卡为主导,储值卡、新型支付方式、虚拟货币共存的局面。第六节简要介绍了电子货币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子货币的种类还不够丰富,发展受到安全隐患、非标准化和管理漏洞等因素的制约,银行卡的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其他电子货币发展更加滞后。国内主要的电子货币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公交系统发行的公交卡,大型企业的购物卡以及互联网企业发行的虚拟货币。  第三章,先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货币层次划分,M0、M1、M2、M3。然后举例介绍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以及派生存款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从而给出货币乘数的定义和公式推导,以及它的影响因子,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然后重点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是如何作用于三大比率的,从而得出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电子货币使用的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会影响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的行为,从而导致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发生变化。根据定性研究和偏导数分析得出:电子货币的使用会使法定准备金率有下行的趋势,当然它最终的变动是央行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决定的。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作为盈利机构的商业银行应该会降低自己的超额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的减少使得银行可以用于赚取利息收入的货币量增加,进入商业银行存款派生机制的数量增加,所以乘数增大。电子货币的存在,降低了现金的使用并使存款变多,所以现金漏损率会降低。现金漏出减少,银行存款相应变多,即用来贷款或投资的货币量变多,也就是说可用于进行存款创造的原始存款增加,相应地就会派生出更多的存款,即货币乘数增大了。同时电子货币还将推动货币向更高的层次流动,如此会使定期存款比率上升,即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存款都会增加,但定期存款增长速度大于活期存款。因此,电子货币的发展会放大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  第四章,是文章的实证部分,实证思路为收集1998年-2014年度的相关季度数据,使用Eviews6.0软件建立回归模型,深入研究电子货币对中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实证模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先用ADF平稳性检验来判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平稳性,都平稳则可直接建立回归模型。若各变量都不平稳但符合同阶单整,则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考察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趋势。若变量之间没有长期关系,需运用VAR模型进行建模,若存在长期关系则运用误差修正模型(VECM),建立起货币乘数的短期变动与长期趋势的联系。最终实证部分运用了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M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电子货币替代率(eu)、现金漏损率(k)、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定期存款比率(t)、狭义货币流通速度(v1)、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狭义货币乘数(m1)、广义货币乘数(m2)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和短期动态方程。实证结论表明,在长期中,eu与m1和m2为正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的发展使货币乘数变大,与上一章节的理论分析不谋而合。在短期中,误差修正机制是有效的,短期方程对长期方程有修正作用。  第五章,本章是前文的总结,得到了电子货币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它的出现放大了货币乘数,加剧了货币乘数的波动性,且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放大程度不同的结论。并针对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给出了本文的对策建议:从改进电子货币受理环境和鼓励电子货币创新方面来促进它的发展;从法制建设、市场配合和道德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完善我国征信体系;掌握电子货币的发展运动规则;从发行主体资格审核、准备金管理和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完善对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定性、定量分析了我国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同时让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互验证。在建模之前,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笔者运用X-11调整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建立模型时考虑了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和对货币的推动作用,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回归模型,并使用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M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来反映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