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缸内喷水对直喷汽油机爆震、燃烧和排放影响规律研究
【6h】

缸内喷水对直喷汽油机爆震、燃烧和排放影响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引言

1.2爆震研究现状

1.2.1爆震原因及其危害

1.2.2爆震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喷水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课题内容及意义

2 数值模拟基础

2.1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组

2.2湍流流动模型

2.3喷雾模型

2.4湍流燃烧模型

2.5排放模型

2.6数值计算方法

2.7本章小结

3 直喷汽油机数值模型的验证及爆震模拟分析

3.1直喷汽油机几何模型及计算模型

3.1.1直喷汽油机几何模型以及运行工况

3.1.2 数值模拟子模型的选择

3.1.3初始及边界条件

3.2直喷汽油机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3.2.1网格无关性检验

3.2.2计算模型验证

3.3 GDI直喷汽油机爆震数值模拟

3.3.1爆震工况的确定

3.3.2着火时刻前缸内场图分析

3.3.3末端混合气自燃分析及爆震位置的确定

3.4本章小结

4 当量比条件下喷水时刻对直喷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4.1不同喷水时刻对着火前缸内的影响

4.1.1缸内流场变化及水雾滴在缸内的运动

4.1.2不同喷水时刻对缸内温度场、燃料分布的影响

4.2不同喷水时刻下燃烧性能对比分析

4.2.1瞬时放热率和累积放热量分析

4.2.2循环做功分析

4.2.3不同喷水时刻对监控点压力变化的影响

4.3.1 NOX、碳烟排放分析

4.3.2 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分析

4.4本章小结

5 喷水量对高速高负荷工况下爆震的抑制作用研究

5.1 喷水参数的修正

5.2 不同喷水量对爆震的影响规律

5.2.1不同喷水量在点火时刻前缸内场图

5.2.2不同喷水量对爆震的抑制作用规律

5.3不同喷水量对燃烧的影响

5.4不同喷水量对排放的影响规律

5.4.1不同喷水量对NOX和碳烟的影响规律

5.4.2不同喷水量对UHC和CO排放影响规律

5.5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

6.2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已完成的学术论文情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缸内直喷技术及涡轮增压技术相互协同的小型强化技术是提高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型强化技术的使用增加了缸内的热负荷以及使缸内压力大幅度提高,由此引起了爆震燃烧。爆震燃烧限制了小型强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是限制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缸内直接喷水技术减弱增压直喷汽油机爆震趋势,提高其燃烧排放性能的可行性。本文首先通过增大点火提前角的方式诱导某型增压直喷汽油机发生爆震燃烧从而确定末端混合气发生自燃的位置。然后探究了不同喷水时刻在点火时刻前水雾滴在缸内的分布情况及对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初始设置的喷水参数进行了修正,在给定的喷水时刻下,探究了喷水量对增压直喷汽油机爆震以及燃烧排放的影响。  为了使缸内直接喷水更好的抑制爆震,需要确定爆震发生的位置。对某型增压直喷汽油机数值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确保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通过增大点火提前角的方式实现了对爆震的数值模拟并确定了爆震发生的位置。结果表明:末端混合气自燃将会引起流场流速急剧增大,最大流速超过150m/s;末端混合气自燃引起缸内爆震时,可以在气缸壁面附近区域观察到火焰孤立出现;监控点压力变化最为剧烈的是1号、4号监控点区域,其中4号监控点压力峰值超过23MPa,表明这两个区域是最易发生爆震的区域。  为了更好的降低爆震也需要确定水雾滴能够分布在爆震发生最剧烈的区域。因此,笔者研究了喷水时刻在-120℃A~-20℃A 时水雾滴在缸内的分布情况及对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结果表明:-80℃A喷水时刻缸内水雾滴分布最为均匀;不同喷水时刻对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几乎无任何影响;喷水时刻为-80℃A 时,4 号监控点区域压力变化最小,因此认为此喷水时刻具有降低爆震的潜力。  在喷水时刻为-80℃A时,水雾滴的分布存在“湿壁”现象,对初始设置的喷水参数进行了修正。探究了0~25%喷水量在对降低爆震趋势以及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后水雾滴的分布更加均匀,对爆震的抑制效果更好;随着喷水量的增加,水雾滴在缸内的分布区域逐渐增大,喷水量超过 20%时,水雾滴基本分布在整个缸内区域;随着喷水量的增加,爆震强度逐渐降低,喷水量为25%,爆震强度降低到 0.286MPa;对于循环做功而言,随着喷水量的增加,循环做功量逐渐减小,喷水量为 10%时循环做功仍然高于实验工况 45.14J,汽油机效率提高了3.81%;对排放分析则有:喷水量在5%-25%时,随着喷水量的增加,NOX排放逐渐降低;未喷水时NOX排放比5%喷水量略低,喷水量在5%-25%时,碳烟排放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喷水量为5%时碳烟排放低于未喷水碳烟排放,未喷水时的CO排放高于缸内直接喷水时的CO排放,缸内直接喷水能够降低CO排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