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浪儿童救助“屡送屡返”的现象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分析
【6h】

流浪儿童救助“屡送屡返”的现象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1 自身因素

2.1.2 家庭因素

2.1.3 学校及同辈群体因素

2.1.4 社会因素

2.2.1 关于救助安置实践的研究

2.2.2 关于救助管理政策的研究

2.2.3 社会工作救助干预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3.1.2 儿童福利观理论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3.1 个案研究

3.3.2 文献研究

3.3.3 资料分析法

3.4 研究伦理

4“屡送屡返”流浪儿童救助

4.1 救助政策

4.1.1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发展的基本框架

4.1.2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基本内容

4.1.3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基本特征

4.2 救助过程

4.2.1 求助接待

4.2.2 入站管理

4.2.3 离站安置

4.3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家庭融合:流浪儿童成功回归

5.1.1 家庭生活

5.1.2 学校生活(同辈群体)

5.1.3 救助站、福利院生活

5.1.4 社区生活

5.2 案例二:资源失灵:流浪儿童继续流浪

5.2.1 家庭生活

5.2.2 学校生活(同辈群体)

5.2.3 救助站及流浪生活

5.2.4 社区生活

5.3 案例比较:社会支持网络资源链条的根源性与连接性

5.3.1 家庭接纳程度不同

5.3.2 救助保护措施缺陷

5.3.3 社区主体资源缺失

5.3.4 学校、同辈群体异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欠缺家庭支持系统重建机制

6.1.2 救助机制实效性有待完善

6.1.3 社区预防再次流浪的不足

6.1.4 缺乏学校生活功能重建与再社会化机制(学校、同辈群体)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国家资源保障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后盾

6.2.2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编织者

6.2.3 资源共享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主要关注的是流浪儿童经救助之后出现再次流浪街头的现象。流浪儿童日益演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层面高度关注流浪儿童的救助,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更号召各级政府、民政局充分贯彻执行,正是基于此,以强制送回原户籍来实现“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救助方案应运而生,即救助站通过一系列对家庭融合目标“简单化”转化之后,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救助模式,使得本就不具备接受流浪儿童能力的家庭成为必须接受者。从求助接待到救助管理过程中,部分流浪儿童主观上并不想回归家庭,也不知道如何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各个主体的帮助,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链接失败,再次走上街头。  当前,以“回归家庭”为目标的救助模式在我国占领主流方向,但就现实而言,救助目标和效果差强人意导致救助资源浪费。要想促进救助政策有效展开以及救助目标达成,必须明确社会支持网络各个主体的责任,以及这些主体究竟如何链接资源形成支持网络。这就引发了流浪儿童“屡送屡返”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思考。  本次研究选择了两个真实的“屡送屡返”案例,案主都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案例中,一个案主顺利回归家庭,一个案主至今在外流浪。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家庭是真正影响流浪儿童“屡送屡返”的关键所在,家庭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的资源链接主体,由家庭主体出发能够逐步形成社区、学校等各个主体的资源支持网络。  本文将社会支持网络作为影响“屡送屡返”流浪儿童救助的重要因素,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家庭接纳程度不同、救助保护措施缺陷、社区主体资源缺失、学校以及同辈群体的异同导致两个案主结果不同,在反思的基础上,分别从救助措施、支持网络、资源共享方面提出建议,使流浪儿童真正意义回到社会,回归家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