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羟色胺1B受体基因(G861C)多态性与抑郁症及帕罗西汀疗效的关联性分析
【6h】

5—羟色胺1B受体基因(G861C)多态性与抑郁症及帕罗西汀疗效的关联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一、患者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

研究方法

一、临床试验研究

二、基础实验研究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

二、基因型分析

三、帕罗西汀治疗疗效的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5-羟色胺1B受体基因全序列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5-羟色胺1B受体(5-HT1B)基因G861C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发病及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药物疗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分别测定165例抑郁症患者和160例正常对照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验证不同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抑郁症发病、性别的相关性。同时对14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分别在第1,2,4周进行HAMD评分,计算减分率,用以评定药物疗效。   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5-HT1B受体基因G861C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在治疗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患者抑郁症严重程度更高。经4周帕罗西汀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患者对帕罗西汀治疗反应更敏感。根据HAMD减分率验证不同基因型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后的临床有效性,不同基因型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型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更高。   结论:5-HT1B受体(G861C)基因与抑郁症的发病及性别因素可能不存在相关性,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帕罗西汀疗效间存在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