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园惨案的新闻报道研究——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
【6h】

校园惨案的新闻报道研究——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框架理论阐述

二、对校园惨案媒体报道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框架分析脉络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确定

二、类目构建

三、编码信度检验与统计方法

第二节 研究脉络

第三章 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

第一节 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新闻材料的选择

一、消息来源分析

二、新闻来源分析

第二节 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新闻材料的建构

一、报道形式分析

二、报道内容分析

第三节 对八家报纸文本的媒介框架分析——主题框架分析

一、主题归类分析

二、“冲突/问题”框架分析

三、“反应/措施”框架分析

四、“恐惧/同情”框架分析

五、“刻板形象”框架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结论探讨

一、全视角的媒体报道

二、媒体报道主题框架出现的偏差

三、如何理解媒体对校园惨案报道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建议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2010年3月福建南平校园血案到2010年5月河南南郑县幼儿园惨案,短短不到五十天的时间里,中国连续发生了至少六起校园惨案,造成数十人死亡,近百人受伤,这一系列校园惨案对社会及人们心理造成了深重的创伤。  当代社会,随着大众媒介的日益发达,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感知并体验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从媒体上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变化,从新闻中获取对某类事件的意见评价,新闻对于人们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如何认识这些事件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媒体也就成为人们获悉、了解校园惨案的重要渠道之一。  媒体框选和再现新闻事实的操作在遇到校园惨案这类事件作为报道对象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象与问题。面对媒体对校园惨案报道所遭遇的种种质疑,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但却是值得深思的。本研究从媒介框架的角度对媒体校园惨案的报道进行考察,以期能对学界业界有所启发。  通过媒介框架分析得出,在新闻材料的选择方面,媒体的消息来源尽管偏向于采用官方消息,但是消息来源的分布还是广泛的,使得来自各方的消息都能够相互印证、补充。新闻来源反映了媒体在采用新闻时的谨慎态度,从而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准确真实。  在新闻材料的建构方面,媒体报道的形式无可非议,内容也比较全面,但是在对施害人的形象塑造上,媒体促成了一种新的刻板形象,从而可能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最终呈现的新闻框架,涉及到方方面面,基本上是以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着重报道校园惨案发生后社会各界的应对措施。主要出现了三方面的问题:将矛盾引向整个社会、对施害人的同情和对施害人刻板形象的塑造。但总体而言,媒体对校园惨案的报道基本上是合乎分寸的。

著录项

  • 作者

    汪阳;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樊亚平;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校园惨案,新闻报道,消息来源,材料建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