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间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6h】

时间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语词汇表

摘要

引言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治疗结果

2 一般资料

2.1 临床资料

2.2.研究方法

2.3 治疗结果

3 讨论

3.1 中西医对慢性疼痛的认识

3.2 针灸治疗疼痛的原理

3.3 时间疗法和经络辩证选穴

3.4 慢性疼痛与抑郁的关系

3.5 针刺治疗抑郁的原理

4 问题与展望

4.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疼痛卡

附录(二)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附录(三) 灵龟八法开穴简表

附录(四) 子午流注表

附录(五) 知情同意书

综述 慢性疼痛的治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时间疗法(包括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慢性疼痛以及所引起的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即先期的预实验和后期的正式实验。预实验:将40例肛肠疾病术后慢性疼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各20例。针刺组采用时间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而药物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在治疗前和4、6、8、10、12、14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积分和采用HAMD抑郁评分量表记录治疗前和4、6、8、10、12、14天治疗后HAMD抑郁症状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的起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预试验检测试验的安全性。   正式实验:将60例肛肠病术后慢性疼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各30例。针刺组每天采用时间疗法结合普通针刺实施针灸治疗,药物组每天服用1粒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指数VAS评分法和HAMD评分法在治疗前、8、16、30、45、60天治疗结束后的评分数,记录起效时间,测定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治愈病例数,并对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预实验:经对VAS法在4、6、8、10、12、14天测得两组患者的VAS疼痛积分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在8、10、12、14天治疗后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优于药物组,其余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纵向比较:其中针刺组8天后与治疗前VAS疼痛指数比较,P=0.00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组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VAS疼痛指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组对于慢性疼痛在第8天时呈现出一定的疗效。两组患者HAMD评分纵向比较,其中治疗后第8天,针刺组治疗前后对比,P值=0.04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8天后针刺对于慢性疼痛所引起的抑郁症状开始起效。针刺组与药物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相比较,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明显差别。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   正式实验:针刺组与药物组在治疗后8、16、30、45、60天的结果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均优于药物组。针刺组治疗后第8天与治疗前相比较,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组与治疗前对比P=0.057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第8天后针刺组开始显效,而药物组无明显变化。HAMD抑郁评分治疗后8天针刺组与治疗前纵向比较,P=0.0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组的起效时间优于药物组。第8、16、30、45、60天横向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口干)的发病率情况比较,口干情况针刺组均优于药物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情况针刺组与药物组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治愈病例数优于药物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   结论:初步证实时间疗法(包括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肛肠疾病术后慢性疼痛能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较药物治疗快,疗效更好,且该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