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腑饮在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通腑饮在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通腑法对创伤围手术期腹胀疗效分析

3.2 通腑饮对髋部创伤围手术期腹胀作用机制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通腑饮在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髋部骨折创伤围手术期患者52例,开塞露对照组13例,其余39例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3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进行通腑饮干预。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5、7天患者的疼痛程度,胃肠道症状,下肢和躯干的肿胀程度。  结果:组内比较开塞露对照组治疗7天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下降,低剂量组治疗后5天、7天疼痛程度明显下降,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3天、5天、7天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治疗后3天中、高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开塞露对照组、低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天低、中、高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塞露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低剂量组;治疗后7天低、中、高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塞露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低剂量组。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治疗5天后患者腹胀程度明显降低,治疗7天后患者腹胀程度较5天更明显,中、高剂量组治疗3天后患者腹胀程度明显降低,之后随治疗天数延长腹胀程度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患者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天后中剂量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低于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腹胀程度明显低于中剂量组,治疗7天后低剂量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低于开塞露对照组,中剂量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低于中剂量组。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治疗5天后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升高,治疗7天后患者排便情况得分较5天更明显,中、高剂量组治疗3天后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提高,之后随治疗天数的延长排便情况得分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患者排便情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天后中剂量组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高于其余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排便情况得分明显高于中剂量组,治疗7天后低剂量组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高于开塞露对照组,中剂量组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排便情况得分明显高于中剂量组。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治疗5天后患者下肢躯干肿胀程度明显降低,治疗7天后患者下肢躯干肿胀程度较5天更明显,中、高剂量组治疗3天后患者下肢躯干肿胀程度明显降低,之后随治疗天数延长下肢躯干肿胀程度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患者下肢躯干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天后中剂量组患者下肢躯干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其余开塞露对照组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下肢躯干肿胀明显低于中剂量组,治疗7天后低剂量组患者下肢躯干肿胀明显低于开塞露对照组,中剂量组患者下肢躯干肿胀明显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下肢躯干肿胀明显低于中剂量组。  结论:通腑饮可明显改善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腹胀,排便,水肿情况,剂量不同其疗效有所差异,其中疼痛程度改善以中等剂量通腑饮效果最好,腹胀,排便,水肿情况改善以高剂量通腑饮效果最好。

著录项

  • 作者

    朱凝漪;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安平;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髋部创伤,通腑饮,围手术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