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喀斯特地区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
【6h】

喀斯特地区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土壤侵蚀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4土壤侵蚀敏感性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5景观格局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概况

2.1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3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模型的选择及体系的构建

3.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模型的选择

3.2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土壤侵蚀敏感性因子的选取及分析

4 土壤侵蚀敏感性定量评价

4.1土壤侵蚀敏感性单因子定量评价

4.2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定量评价

4.3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关系

4.4本章小结

5 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5.1景观格局指数指标的选取、计算及其生态意义

5.2平面维度上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5.3垂直维度上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5.4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建议

6.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土壤侵蚀敏感性表示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侵蚀发生的难易程度。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识别容易形成土壤侵蚀的区域,进而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贵州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沟壑纵深,地形复杂,土壤侵蚀严重。  本文以贵州省罗甸县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建立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基于3S技术,获取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因子信息以及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进而对罗甸县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本文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从景观的角度结合土壤侵蚀敏感性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研究,从平面维度和垂直维度对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研究区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区降雨侵蚀因子敏感性集中在中度敏感区间;土壤可蚀性因子敏感性以极敏感区域为主占研究区面积的54.62%,其次按大小排序依次是高度敏感区域、轻度敏感区域和不敏感区域;地形因子敏感性主要以高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占研究区面积的54.5%和44.61%,其余等级区域分布极少;植被覆盖度因子敏感性以轻度敏感为主,占研究区面积的47.74%,其余依次为不敏感区域、高度敏感区域和中度敏感区域,占研究区面积分别为28.24%、19.34%和4.68%。  (2)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分为3级,分别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没有无敏感和极敏感区域,整体以中度敏感区域为主,占研究区面积的73.44%。  (3)研究区内各级土壤侵蚀强度区域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强烈侵蚀、微度侵蚀、极强烈侵、剧烈侵蚀,其中,中度以上侵蚀等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46%,占绝对主导。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等级分布与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分布基本一致对应。  (4)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整体上以中度敏感景观为主;景观破碎程度较低,斑块边缘较复杂。其中,罗悃镇、红水河镇、茂井镇、凤亭乡土壤侵蚀敏感性景观以中度和高度敏感性景观为主,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较高。  (5)研究区的低、中高程带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以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为主,景观破碎程度高,斑块稳定性差,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较高,在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土壤侵蚀情况不容乐观。在较高的高程带区域,随着高程值的增加,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土壤侵蚀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景观破碎程度和斑块稳定性都呈减弱趋势,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