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研究--以F县实证为例
【6h】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研究--以F县实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理论价值

2.实际价值

(三)研究述评

1.关于新乡贤的研究

2.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3.关于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4.关于制约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相关研究

5.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一、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

1.新乡贤

2.乡村治理

3.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二)基础理论

1.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2.“嵌入式治理”理论

3.治理与善治理论

二、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

(一)参与乡村治理的新乡贤类型和特点

(二)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

(三)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领域

(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成效

1.推进乡村治理模式转变,构建善治格局

2.得到多方治理主体认可,化解乡村矛盾

3.弘扬新乡贤特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三、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

(一)新乡贤无法深度参与乡村治理

(二)制度机制不完善,各治理主体间存在明显角力

(三)新乡贤治理难以持续

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能力有限,培育制度尚不完善

1.新乡贤治理能力有限

2.新乡贤培育制度尚不完善

(二)法律制度不完备,新乡贤参与治理意愿不高

1.新乡贤参与治理的法律制度不完备

2.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意愿不高

(三)乡村日益空心化,新乡贤流失严重

1.乡村日益空心化

2.新乡贤流失严重

五、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出路

(一)完善新乡贤培育制度,搭建新乡贤治理平台

1.完善新乡贤培育制度,提高新乡贤治理能力

2.培育新乡贤理事会,搭建治理平台

(二)制定规范的制度机制,提升新乡贤治理意愿

1.明确治理主体责任,制定规范的制度机制

2.重视新乡贤的治理诉求,提升新乡贤治理意愿

(三)增强新乡贤获得感,减少新乡贤流失

1.增强新乡贤获得感,引领新乡贤集聚

2.完善乡村教育体系,减少新乡贤流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贺函;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政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江明生;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