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事错案中的鉴定问题及对策
【6h】

刑事错案中的鉴定问题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鉴定意见概述

2.1 鉴定意见的概念和特征

2.1.1 鉴定意见的概念

2.1.2 鉴定意见的特征

2.2 鉴定意见的基本理论

2.2.1 同一认定理论

2.2.2 种属认定理论

2.2.3 物质转移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刑事错案中的鉴定问题实证分析

3.1 我国刑事错案中的鉴定问题司法实践样态

3.1.1 研究对象选取的标准和范围

3.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刑事错案中存在的鉴定问题

3.2.1 鉴定材料的收集保存粗疏

3.2.2 司法鉴定启动权配置不合理

3.2.3 鉴定意见质证形式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域外鉴定致错防范制度的比较借鉴

4.1 美国对于鉴定致错的防范制度

4.2 德国对于鉴定致错的防范制度

(1)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

(2)鉴定意见质证程序

4.3 意大利对于鉴定致错的防范制度

4.4 域外鉴定致错防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刑事错案中鉴定问题的防范对策

5.1 建立鉴定材料可溯源管理制度

5.1.1 构建鉴定材料可溯源管理制度的总体思路

5.1.2 鉴定材料可溯源管理制度的具体设想

5.2 合理配置司法鉴定启动权

5.2.1 典型案例引证—张扣扣案

5.2.2 优化司法鉴定启动权的配置方式

5.2.3 健全司法鉴定启动权的监督机制

5.3 完善鉴定意见的质证制度

5.3.1 完善鉴定意见质证程序

5.3.2 明确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范围

5.3.3 充分发挥专家辅助人实质质证的作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永男;

  •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

  • 授予单位 燕山大学;
  • 学科 法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立霞,高俊霞;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DF7D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