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型肉毒素在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抗伤害感受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
【6h】

A型肉毒素在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抗伤害感受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及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疼痛行为学测试结果

2 大鼠须垫HE染色结果

3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M3和TRPV4蛋白表达

4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M3和TRPV4的表达

讨论

TRPV4

TRPM3

BoNT-A抗伤害感受作用机制及作用部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A型肉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作用机制研究及进展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累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一支或多支的神经性疼痛,特征表现为突然出现、程度严重、持续时间短暂、反复出现的针刺样疼痛。由于疼痛发作频繁和程度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口服抗癫痫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才能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很多患者无法耐受由此带来的副作用而去寻求替代的治疗方案。尽管目前缺少很严谨的临床试验来证实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可以有效治疗TN,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BoNT-A可以使TN患者明显获益,并且不会引起明显的系统不良反应。然而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热感受通道是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的一个亚型,它们可被环境温度的变化激活,作为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整合器。在一些病理疼痛状态下,热感受通道的功能障碍可引起热过敏和痛觉过敏,已有研究表明BoNT-A可能通过抑制其在三叉神经末梢的表达来实现其对TN的镇痛作用,TRPM3和TRPV4同属于热感受通道,研究表明TRPM3通道可能在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痛觉过敏中扮演角色,而TRPV4通道与糖尿病性和化疗引起的神经痛有关,并且在炎性介质诱导产生的机械痛觉过敏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关于两者是否介导了TN的产生和BoNT-A是否同样通过抑制两者在三叉神经末梢的表达来实现其镇痛作用仍不清楚。这也是本课题将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  方法:  使用眶下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构建TN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四组,分别为对照组,ION-CCI组、3U组、10U组。构建模型前,使用Von Frey filament对各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并记录数据,构建模型后,每隔一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并记录,在术后第14天分别给予上述组别以下处理:前两组在同侧须垫皮下注射30ul生理盐水、后两组在同侧须垫皮下分别注射30ul按照3U/Kg和10U/Kg配制的BoNT-A溶液,继续隔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并记录,直到注射后第14天,获得目标组织,然后对各组大鼠的同侧须垫进行HE染色,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M3和TRPV4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疼痛行为学测试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2天出现明显的不应期,随后疼痛阈值逐渐下降,在术后第14天疼痛阈值达到最低,注射BoNT-A后,3U和10U组的疼痛阈值开始升高,在注射BoNT-A后第4天,与ION-CCI组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效应一直持续到术后第28天。此外3U和10U组之间的痛觉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2.须垫HE染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须垫处皮下组织均没有观察到炎性反应。  3.TRPM3和TRPV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ON-CCI组的TRPM3和TRPV4表达水平均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ON-CCI组相比,3U组和10U组的TRPM3和TRPV4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U组和1OU组之间TRPM3和TRPV4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TRPM3和TRPV4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大鼠的TN模型中介导了机械痛觉过敏的产生。  2.须垫处皮下注射BoNT-A在大鼠的TN模型中可以提高机械痛觉阈值,增强其抗伤害感受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BoNT-A抑制上述两种离子通道在三叉神经中枢端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