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法中的指使他人作伪证研究
【6h】

刑法中的指使他人作伪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指使伪证行为涉及的罪名

第一节 我国立法规定

一 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

二 特殊主体的妨害作证罪

第二节 域外立法规定

一 伪证罪

二 教唆伪证罪

第二章 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含义及性质

第一节 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含义

一 构成要件解读

二 行为方式考察

第二节 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性质

一 理论争议

二 性质认定

第三章 指使伪证行为正犯化的依据

第一节 正犯化的学理依据

一 混合惹起说之提倡

二 共犯的量变

第二节 正犯化的事实依据

一 保护法益的重要性

二 证人证言的特殊性

第四章 本犯指使伪证行为的可罚性

第一节 学界观点

一 我国学界观点

二 域外学界观点

第二节 可罚性证成

一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模糊性

二 可罚性的肯定

第五章 指使伪证型妨害作证罪的既遂标准

第一节 关于既遂标准的争论

一 观点分歧

二 观点评述

第二节 既遂标准的确定

一 根据危险程度进行的界定

二 限制可罚性的考虑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纯燕;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法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松建;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