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梨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6h】

安徽省梨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表目录

1.文献综述

1.1 农产品产业研究动态和评述

1.2 世界梨产业研究和评述

1.3.1 中国梨果生产状况研究

1.3.2 中国梨果流通状况研究

1.3.3 中国梨果加工状况研究

1.3.4 中国梨果贸易研究

1.4 安徽省梨产业研究和评述

1.4.1 生产状况研究

1.4.2 流通状况研究

1.4.3 加工状况研究

1.4.4 贸易研究

2.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 技术路线

3.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检索法

3.1.2 走访座谈法

3.1.3 定量分析法

3.1.4 定性分析法

3.1.5 SWOT分析法

3.2 理论基础

3.2.1 区域产业理论

3.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4.安徽省梨产业发展状况

4.1 省域概况

4.1.1 水文气候

4.1.2 省域经济

4.2 空间分布

4.3 发展历程

4.4 产业化程度

4.4.1 生产规模

4.4.2 技术水平

4.4.3 梨果的保鲜、流通状况

4.4.4 服务体系建设

4.4.5 品牌建设

4.5 存在的问题

4.5.1 农户生产方面

4.5.2 梨果加工方面

4.5.3 销售策略方面

5.安徽省梨产业现状分析

5.1 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 市场前景分析

5.2.1 国际市场

5.2.2 国内市场

5.3 竞争力分析

5.3.1 优势(Strength)

5.3.2 劣势(Weakness)

5.3.3 机遇(Opportunity)

5.3.4 挑战(Threat)

6.安徽省梨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需求

6.1 发展方向

6.2 技术需求

6.2.1 优良品种选育

6.2.2 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6.2.3 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

6.2.4 重大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7.安徽省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服务、管理层面

7.1.1 完善信息统计、共享机制,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7.1.2 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强化落实质量安全监督责任

7.1.3 完善梨果及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7.1.4 构建灾害预警、防控机制

7.1.5 推动梨果生产保险

7.1.6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7.1.7 加紧生产、加工、科研部门的协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

7.1.8 调控农资价格,规范农资市场

7.1.9 培养职业经纪人,促进农户与消费者的对接

7.2 果农、合作社生产层面

7.2.1 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和认知水平

7.2.2 严格把控源头质量关,确保梨果品质安全、健康

7.3 企业经营层面

7.3.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走精、深加工道路

7.3.3 加大优质品牌开发力度,以销售促生产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安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水果产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业的地位也逐年上升,逐步成为农业产业领域的重要支柱,并被列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省梨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安徽省水果种植业首位,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多次访谈安徽省梨产业知名专家和实地走访调研,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了目前安徽省梨果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从而得出目前安徽省梨产业在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均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五点。第一:基础设施与装备老化、投入不足;第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梨果的种植、加工用工困难;第三: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问题,虽然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迅速兴起,但是存在规模偏小、系统机构组织不健全、组织系统内部凝聚力不强、组织带动能力弱等问题;第四: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果农收益低;第五:优质品牌数量少、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市场的需求潜力缺乏挖掘。
  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对安徽省梨果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生产成本各部分的构成情况,同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安徽省梨产业的市场前景,最后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其竞争力做了深度的解析。鉴于调研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最后从政府、农户、加工企业三个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对安徽省梨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保障性作用,对广大果农和加工企业来说更是具有主心骨的作用。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切实推进九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信息统计、共享机制,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第二: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强化落实质量安全监督责任;第三:完善梨果及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第四:构建灾害预警、防控机制;第五:推动梨果生产保险,建立、健全保障果农收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第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第七:加紧生产、加工、科研部门的协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第八:调控农资价格,规范农资市场;第九:培养职业经纪人,促进农户与消费者对接。广大果农和合作社人员第一应该抓紧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和认知水平,第二是要严格把控源头质量关,确保梨果品质安全、健康。梨果加工企业首先要严把原料质量安全关,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其次是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走精、深加工路线;最后还应当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