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独老人社交回避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以武汉市“爱暖暮光”项目为例
【6h】

失独老人社交回避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以武汉市“爱暖暮光”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独老人

(二)社交回避

二、理论基础

(一)交互分析模式

(二)增能理论

三、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参与观察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失独老人的社交回避现状

一、失独老人背景资料

二、失独老人社交回避的表现

(一)认知方面的表现

(二)行为方面的表现

三、失独老人社交回避成因分析

(一)认知回避的影响因素

(二)行为回避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小组实务过程

一、交互分析模式运用于小组工作中的可行性

二、小组活动筹备阶段

(一)小组成员的招募及筛选

(二)小组工作目标

(三)小组方案设计

(四)预期困难及解决方案

三、小组活动实施阶段

(一)破冰阶段——认识你我他

(二)开始阶段——“皂”就你的美

(三)中间阶段——巧手做月饼,共度中秋节

(四)成熟阶段——“焙”你过生日

(五)结束阶段——爱在深秋

第五章 小组工作的成效评估

一、过程评估

(一)小组成员参与度

(二)各阶段小组工作过程评估

二、结果评估

(一)前后测量表对比分析

(二)跟踪调查

第六章 小组工作实务过程的反思

一、交互分析模式介入的优势

(一)理论的引领

(二)多学科的背景

(三)分析问题的技巧

二、小组工作介入的不足

(一)介入技巧单一

(二)组员积极性不够

(三)工作方式不灵活

三、社会工作者伦理困境与解决

(一)尊重案主隐私

(二)避免移情与反移情

(三)正确处理道德困境

四、社会工作者的自省

(一)技巧的恰当运用

(二)正确的自我定位

(三)社区的协作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丁一帆;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翼;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19R1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