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6h】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租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小结

3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协调关系分析

3.1.1 城镇化建设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3.1.2 农村土地整治和节地的开展,促进城镇化发展速度

3.2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配置存在的问题

3.2.1 耕地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2.2 农地闲散经营较为常见,规模农业发展滞后

3.2.3 土地规划不合理,布局过于分散

3.2.4 宅基地使用不合理,结构有待优化

3.2.5 集体建设用地规范化不足,无序流转违法难禁

3.2.6 城乡结合部用地市场矛盾加剧

3.3 小结

4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评价

4.1 评价对象分析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3 评价过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证研究——以明光市为例

5.1 农村土地优化配置指标确定

5.2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5.2.1 变量设置

5.2.2 约束条件建立

5.2.3 目标函数确立

5.2.4 确定模型结果

5.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制定“多规合一”实施方案,科学划定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范围

6.2.2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资源合理规划利用

6.2.3 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指标异区置换,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6.2.4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推进三区建设

6.2.5 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6.2.6 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保证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资金需求

6.2.7 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6.2.8 加快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健全农村土地监管体系

6.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外出人口逐年增多,农村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这些问题加剧了目前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用地紧张局面。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共进的重要保障,如何在积极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农村土地合理利用,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关注热点问题。
  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现状与存在问题,着重探讨二者内在联系的形成。其次,选取了地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了安徽省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确定农村土地资源的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构建了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模型,利用2014年滁州市统计年鉴及2013年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对明光市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筹配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通过优化方案,我们发现明光市农村土地利用中耕地、村庄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道路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相应有所增加,这主要由于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土地需求量增加和针对重点区域的农业生态管控。实行农村住宅用地退出补偿,减少居住面积,实行村庄统一规划,对加快城乡一体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