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边缘无线网络全双工介质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6h】

边缘无线网络全双工介质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使用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边缘无线网络简介

1.1.2 边缘无线网络中的研究内容

1.2 带内全双工通信中的研究内容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集中式全双工MAC协议设计

1.3.2 分布式全双工MAC协议设计

1.3.3 全双工部署问题分析与优化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

2.1 全双工通信技术

2.1.1 全双工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自干扰消除技术

2.1.3 全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模型

2.1.4 全双工通信中的传输模型

2.2 无线MAC协议

2.2.1 IEEE 802.11协议

2.2.2 全双工MAC协议分类

2.2.3 典型的全双工MAC协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集中式调度的全双工MAC协议

3.1 前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描述

3.3 基于轮询的MAC协议框架设计

3.3.1 信息采集

3.3.2 传输调度

3.3.3 报文传输

3.4 轮询策略生成算法

3.4.1 公平性调度

3.4.2 非冲突图构建

3.4.3 轮询策略生成问题

3.4.4 流量感知的轮询策略生成算法

3.4.5 示例

3.5 性能评估

3.5.1 仿真参数

3.5.2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调度的全双工MAC协议

4.1 问题描述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4.2.1 系统模型

4.2.2 全双工非对称传输调度问题建模

4.3 基于窗口约束的贝叶斯优化算法设计

4.3.1 贝叶斯优化框架

4.3.2 奖励函数设计

4.3.3 收敛速度提升

4.3.4 动态环境支持

4.3.5 算法描述

4.4 传输机制设计

4.4.1 传输机制概述

4.4.2 非对称传输流程设计

4.4.3 帧格式设计

4.5 MAC协议设计

4.6 性能分析

4.6.1 报文成功传输的概率

4.6.2 全双工有效负载

4.6.3 网络吞吐率

4.7 性能评估

4.7.1 仿真参数设置

4.7.2 协议模型测试

4.7.3 优化算法有效性测试

4.7.4 网络吞吐率提升

4.7.5 学习增幅因子ρ对算法收敛性影响

4.7.6 移动性支持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双工接入点部署问题分析与优化

5.1 问题描述

5.2 系统模型

5.2.1 网络模型

5.2.2 传播和干扰模型

5.2.3 全双工传输模型

5.3 全双工传输机会理论分析

5.3.1 全双工传输概率

5.3.2 全双工传输阈值

5.3.3 信号距离与干扰距离的概率分布

5.3.4 理论结果与分析

5.4 全双工AP部署问题建模

5.4.1 上行链路的接收信号质量

5.4.2 下行链路的接收信号质量

5.4.3 问题建模

5.5 基于局部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

5.5.1 用户分布中心位置计算

5.5.2 局部束搜索

5.6 性能评估

5.6.1 仿真实验场景与关键参数设置

5.6.2 仿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松;

  •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彭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TP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