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6h】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2.1 新农村建设理论概述

2.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概述

2.3加强生态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3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农村建设及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3.1裕安区新农村建设及生态保护概况

3.2裕安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3.3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生态问题的成因

4新农村建设中生态保护对策与措施

4.1 总体指导思想

4.2 生态保护措对策及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出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出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村的生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构建文明的乡风,民主地进行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大方面专门加以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城镇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致使农业生产环境及农村生活环境日趋恶化。如果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能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生态问题,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在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安徽省为例,对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安徽六安裕安区为代表,对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索。
  本文就如何解决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出转变政府观念、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构建农村环保科技方面的支撑。对于我国而言,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新农村建设,此项工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较为艰苦。因此,在推行新农村建设期间,一定要因地制宜,同安徽地区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以其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为依据,持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如此一来,既有助于安徽新农村建设期间存在的生态问题的解决,还能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