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大经济决策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影响的计量分析
【6h】

重大经济决策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影响的计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模型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概念及其变化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

(三)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

三、重大经济决策的背景和意义

(一)改革开放

(二)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与意义

(三)经济特区的背景和意义

(四)开发大西北的背景与意义

(五)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背景与意义

四、地区划分、模型设定、变量搜集与选取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方法

(二)数据搜集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五、模型分析

(一)改革开放前(1952-1977)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状况

(二)小平南巡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经济特区与直辖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开发大西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历次重大经济决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区域差异模型分析

六、结论

(一)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二)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三)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各省区的经济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变化。然而,随着几次重大的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之后,各地区增长的差异也成为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已成为困扰全球的问题,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也已经成为了困扰中国继续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各地区由于初始条件,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政策导向以及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增长趋势也势必会产生经济增长差异。从区域发展理论来说,全面的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地区尤为如此。例如我国: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初期,由于资源紧缺,资金和投资的缺乏,加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不利的因素,大多采用的是非均衡增长的战略。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省区的经济差异就是非常显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和对外经济开发区,不仅促进了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效提高了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这也符合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的发展意图,改革开放就是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然而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差距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也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发展不平衡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有许多因素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从我们的直观感受来看,不管是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是各省市间,这种差距都日益扩大。如果这种差距长期存在不断地扩大,必将不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全体社会福利的提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方面。我们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之外,也要总结造成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为我国今后的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也提供必须的决策分析以及宝贵的数据。  在这30年中,我国相继推出几项重大得经济决策,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地区发展差异得出现,在本文中,我们着重采用多元回归,虚拟变量法分析几次重大的经济决策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造成的影响。本文一方面从定量上对重大经济决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进行分析以及检验,从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深远的影响,为以后的经济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对我国重大经济决策进行量化分析,从模型中找到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制度原因以及影响程度,从而为我国今后缩小我国各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提供定量上的决策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