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业“高利润”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银行业风险控制的视角
【6h】

我国银行业“高利润”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银行业风险控制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成就和“高利润”现状

(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

(二)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构成和发展趋势

(三)我国银行业的“高利润”现状及构成

二、我国银行业“高利润”分析

(一)如何看待银行业“高利润”现象

(二)银行业“高利润”背景

(三)银行业“高利润”来源1.存贷款利差

(四)银行业“高利润”成因

三、我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可持续性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统计和实证分析

(三)研究结论

四、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分析

(一)风险及风险控制概述

(二)针对业界的“高利润”,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三)我国银行业风险的主要特征

(四) 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缺陷

(五) 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

五、对我国银行业“高利润”可持续性的思考和建议

(一)消除银行“高利润”的措施

(二)优化银行风险控制的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011年银行业“高利润”问题,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不少人对银行的高额利润称之为“高暴利”,我个人认为暴利是指生产者、经营者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超过合理利润幅度的行为,对暴利的具体界定一般是由有权机构(物价部门、法院等)根据同样的商品、同档次服务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的相对价格水平认定。而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之一的利差收入是由国家规定的存贷款利率所决定,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是由具体业务衍生出来的,并非使用不正当手段,所以对于银行业近年来的盈利成绩用“高利润”阐述比较恰当。自从2003年银行改革以来,银行业绩逐年增长,取得可喜成绩。甚至在近年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中小企业更是濒临破产,而银行业利润却大幅高于工业、制造业,甚至高于石油烟草和房地产行业。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可以看出,由于中国银行业的敞口有限,其主要依靠国内融资,并有大量净国际资产头寸,因而银行业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近年来其利润构成一方面主要源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高额的利差收入。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加又主要源于银行业不断的业务创新上,银行先后开发了各种理财业务、电子银行等新型业务,从中收取手续费,而在这些创新业务中确实存在不少“伪创新“现象,从而给这一利润来源埋下了风险的种子。再者,我国银行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利差收入,源于利率一直没有实现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届时银行业的利润必将受到影响。从财务报告中也不难看出各个银行或多或少在银行业监管指标上已经开始逐渐背离监管标准,银行风险已经慢慢显现出来。银行继续保持目前的经营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经营下去,这种“高利润“状态终将消失,所以本文从银行风险控制的视角,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银行“高利润”的背景、现象、成因和“高利润”来源。通过人工搜集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检验银行盈利指标与风险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而验证“高利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最后对解决银行“高利润”问题、完善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提出合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