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的地旅游危机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及其恢复建设为例
【6h】

目的地旅游危机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及其恢复建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域概况

2.4 数据来源

3 汶川地震灾害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分析

3 .1汶川地震灾害对四川旅游发展影响分析

3.2 汶川地震灾害对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影响分析

3.3 震后四川省旅游业恢复的时空格局分析

4 旅游危机管控体系构建

4.1 引发旅游危机的影响因素

4.2 旅游危机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

4.3 旅游危机预警的主要内容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四川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积淀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然而,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的发生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导致四川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瞬间跌入冰点。本文运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亲景度理论、竞争态理论等多学科行为理论,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并结合 GIS软件,对四川省在汶川地震后旅游经济的恢复进行大量的统计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及其恢复建设为例对目的地旅游危机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进行探讨。研究四川省旅游业对旅游危机的时间和空间响应特征,揭示主要原因,最后在对目的地旅游危机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旅游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  文章首先依据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对汶川震后四川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五个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四川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对危机的响应存在差异,入境旅游市场对危机事件的响应更为敏感。震后国内市场恢复较快,入境市场恢复较慢,并揭示了两者在损失量(率)上的差异以及具体的恢复时间。文章还通过运用亲景度和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了2001年~2011年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的外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统计数据,揭示了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和竞争态特征,发现四川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年际动态变化的波动态势,并且亲景度和竞争态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各类市场的发展策略。然后,利用 GIS软件对四川省21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川省旅游业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后空间格局的变化。然后,对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业影响与恢复的时空格局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通过了解引发旅游危机的外界要素,提出危机预防要比危机治理更加经济有效,对危机发生概率的测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危机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以其对危机进行有效的防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